【汉字释义】夏
简单释义: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详细解释:夏 xia 部首 夂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夏
summer;
冬;
夏
xià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4)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8)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1)∶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2)∶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3)∶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4)∶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9)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bactria]。如夏国;大夏
(10)
通厦”。大屋 [big house]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1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12)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13)
姓
夏
xià
(1)
大 [great]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3)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秋染夏。--《周礼》
(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播
xiàbō
[summer sowing] 夏天里播下种子
夏布
xiàbù
[grass cloth;grass linen] 用苎麻织的麻布
夏锄
xiàchú
[summer hoeing] 指夏季锄地的活儿
夏管
xiàguǎn
[summer field management] 夏季的田间管理
夏侯
xiàhóu
[surname] 复姓
夏侯婴、靳强、纪信(夏侯婴,沛人,跟从刘邦起义,后封汝阴侯。靳强,祖籍西河,刘邦的部属,因攻击项羽有功,后封汾阳侯。纪信,刘邦的得力部将,因救刘邦脱险,被项羽烧死)。--《史记·项羽本纪》
夏后氏
xiàhòushì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夏季
xiàjì
(1)
[summer]∶见夏天”
(2)
[shemu]∶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夏口
xiàkǒu
[xiako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历
xiàlì
见农历”
夏粮
xiàliáng
[summer grain crops] 夏天收获的粮食
夏令
xiàlìng
(1)
[summer]∶夏季
(2)
[summer weather]∶夏季的节令、气候
夏令营
xiàlìngyíng
[summer camp]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夏秋
xià-qiū
[estivo-autumnal;aestivo-autumnal]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夏日
xiàrì
(1)
[summer]∶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summer sun]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夏收
xiàshōu
(1)
[summer harvest]
(2)
夏日收获作物
(3)
夏季的收成
夏熟
xiàshú
[summer maturing] 夏季作物成熟
夏熟作物
夏熟谷物
xiàshú gǔwù
[fall grain] 秋季播种和在来年春季或夏季收获的谷物
夏天,夏季
xiàtiān,xiàjì
[summer] 同夏2”
夏衣
xiàyī
[summer clothing] 夏季穿的衣服
夏禹
xià-yǔ
[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夏耘
xiàyún
[summer hoeing (ploughing)] 夏锄
夏至
xiàzhì
(1)
[summer solstice]∶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夏种
xiàzhòng
[summer sowing] 夏季的播种
夏装
xiàzhuāng
[summer clothing] 夏衣
夏
xià ㄒㄧㄚ╝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郑码anrs,u590f,gbkcfc4
笔画数10,部首夂,笔顺编号1325111354
展开阅读
夏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末
简单释义: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
末mò
⒈梢,尖端,跟"本"相对~梢。~大必折。秋毫之~。
⒉最后,终了,跟"始"相对~尾。~了。岁~。
⒊碎屑,不重要的事粉~。药~儿。茶叶~。切勿本~倒置。
⒋轻微,不足道(旧时用作自谦)~议。~将愿往。
⒌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详细解释:末 mo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5末
end;last stage;minor details;powder;tip;
终;
始;初;
末
mò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tree]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last stage;the end]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industry and commerce]
末技游食之民。--汉·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actor for a mid-aged man as in classic opera]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end;last stage]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powder;dust]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curtain]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末
mò
(1)
卑微 [humble]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lower]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insignificant]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small]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superficial]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nonessential]。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12)
通瀎”。抹拭 [erase;blot out]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末班车
mòbānchē
[the last bus] 按班次行驶的最后一班车
末代
mòdài
[the last reign of a dynasty] 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
末代皇帝
末端
mòduān
(1)
[extremity]∶尾端,排尾,最后的一端
蝎子尾巴末端的毒刺
(2)
[terminal;end]∶最后的一头
末端键
末伏
mòfú
(1)
[the last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夏天最热的时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
(2)
[the first day of the last period of the hot season]∶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末后
mòhòu
[finally;in the end] 最后
末节
mòjié
[minor details] 小节,细节
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记·乐记》
末栏
mòlán
[dernier] 轮盘赌局上三栏中包括从第25到第36格在内的最后一栏,可在上面赌注
末了
mòliǎo
(1)
[last]∶最后;一连串事物的最后部分
第五行末了那几个字
(2)
[finally]∶最后;结束或完成一连串的事件或行动
他末了还是同意大家的意见
末路
mòlù
(1)
[dead end;end of the road]∶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穷途末路
(2)
[end]∶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末煤
mòméi
[slack] 在矿山生产的最细粒的煤,超有石片与夹矸石,除非加以清除,否则燃料不合要求
末年
mònián
[last years of a dynasty or reign] 历史上一个朝代或一个统治者统治的末期
末篇
mòpiān
[end] 其进程能按单元划分或表现而有一定篇幅的终极单元
末期
mòqī
(1)
[last stage]∶最后一段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2)
[telophase]∶细胞有丝分裂的最后阶段
末日
mòrì
(1)
[doomsday;judgment day]∶基督教教义中称世界毁灭那一天
(2)
[end]∶事物结束或消亡的日子
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末日来临
末梢
mòshāo
(1)
[tip;extremity]∶末尾
鞭子的末梢
(2)
[ending]∶最后的部分;末端部,非中枢部分
末梢神经
末世
mòshì
[last phase] 一个朝代的末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易·系辞下》
末速
mòsù
(1)
[end speed]
(2)
最后阶段的速度
(3)
弹头在落点上的速度
末尾
mòwěi
[end] 最后的部分
一顿饭的末尾
末席
mòxí
[the least prominent seat] 坐次的末位
末屑
mòxiè
[crumb] 碎末,细小的颗粒
末药
mòyào
[myrrh] 没药树的树脂凝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可入药,有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亦称没药”
末叶
mòyè
[last years of a dynasty or century] 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的最后一段时期
19世纪末叶
明朝末叶
末艺
mòyì
[small skill] 不足道的技艺;小技
篆刻末艺
末造
mòzào
[last phase of an age] 末世,末代。造,时代
晚清末造。--孙文《序》
末子
mòzi
[powder;dust] 细碎的或成粉状的东西
煤末子
末座
mòzuò
[the least prominent seat] 分座位时,座次最后的位子
末
mò ㄇㄛ╝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2)
最后,终了~了(liǎo)。~尾。~日。~代。穷途~路。
(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
(4)
碎屑~子。碎~。
(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郑码afvv,u672b,gbkc4a9
笔画数5,部首木,笔顺编号11234
展开阅读
末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