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春秋·佚名《关雎》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春秋·佚名《新台》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春秋·佚名《鄘风·柏舟》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春秋·佚名《君子偕老》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春秋·佚名《河广》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春秋·佚名《葛藟》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春秋·佚名《清人》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春秋·佚名《伐檀》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春秋·佚名《衡门》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春秋·佚名《衡门》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春秋·佚名《时迈》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先秦·屈原《天问》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
先秦·宋玉《九辩》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先秦·屈原《九章》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
两汉·贾谊《惜誓》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先秦·庄忌《哀时命》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两汉·东方朔《七谏》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两汉·王逸《九思》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两汉·王逸《九思》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日暮黄昏羌幽悲兮,去郢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河水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两汉·刘向《九叹》
背龙门而入河兮,登大坟而望夏首
两汉·刘向《九叹》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壹以贯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西周·姬昌《泰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唐代·李商隐《嫦娥》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唐代·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代·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代·杜甫《春望》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唐代·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代·杜甫《阁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代·杜甫《阁夜》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唐代·李商隐《韩碑》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唐代·韩愈《石鼓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唐代·王维《老将行》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唐代·王维《老将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李白《将进酒》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唐代·杜甫《兵车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关河梦断何处
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阅尽银河风浪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宋代·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沙河塘上旧游嬉
宋代·吴文英《醉桃源·赠卢长笛》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南北朝·江淹《别赋》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南北朝·江淹《别赋》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味道懵学,孤奉明恩
南北朝·谢庄《月赋》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况河冀之爽垲,与江介之湫湄
魏晋·左思《三都赋》
恒碣碪?於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魏晋·左思《三都赋》
清酤如济,浊醪如河
魏晋·左思《三都赋》
菲言厚行,陶化染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常山平干,钜鹿河间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绵纩房子,缣裛清河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复鲤,无临河而钓异射鲋於井谷
魏晋·左思《三都赋》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女桑、河柳,素叶紫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唐代·韩愈《送穷文》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东征赋》
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未学礼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五节》
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曾子《第一章》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子思《第一章》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