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部
简单释义:
部
(形声。从邑,)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同本义
部,天水狄部。--《说文》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
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
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
部 bù
①整体中的一份~分、内~。
②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分的单位民政~、公关~。
③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④指部队。
⑤量词。用于书籍、影片等一~小说、两~影片。
⑥姓。
【部队】 军队的通称。如导弹部队、野战部队、地方部队。#指团和团级以上的军队单位。
【部类】概括性较大的类。
【部落】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同一血缘的两个以上的氏族或胞族组成,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是部族或民族
形成的前提。
【部门】组成整体的部分或单位企业~。
【部首】按照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分称部首。如"亻"部。
【部首检字法】汉字的形序排检法之一。按部首和笔画来编排和查检,先分析汉字结构中的偏旁,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于一个部首之下,再按笔画来排列。
【部属】部下。
【部署】对任务等所做的安排或布置。
【部位】位置(多用于人的身体)敏感~。
【部下】军队中被领导的人。泛指下级。
部pǒu 1.小阜。 2.通"踣"。跌倒,仆倒。
详细解释:部 bu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部
part;board;ministry;office;
部
bù
(1)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2)
同本义 [bu,an ancient place]
部,天水狄部。--《说文》
(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 [army]
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
(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
(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 [central government;board;department]
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
(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 [area;district]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
(8)
部落 [tribe]
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晋书》
(9)
分类,门类 [category]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
(11)
部分 [part;section]。如上部;南部
(12)
单位 [unit;department]。如编辑部;批发部
(13)
军队领导机构 [headquarters]。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
部
bù
(1)
统率 [command]
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
(3)
安排,布置 [arrange]
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
(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
(5)
管辖 [administer]。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
部
bù
(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
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部队
bùduì
(1)
[(units of) the armed forces;army]∶军队。今称有番号的军队
(2)
[unit;troop]∶军队的一部分
驻京部队
部分
bùfen
(1)
[part;section;portion]∶整体中的局部;整体里的一些个体
部分反对
(2)
[subordinate]∶部属
指麾部分
(3)
[disposition]∶部署
部分诸将
部件
bùjiàn
[construction parts;element;part] 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若干零件构成
部将
bùjiàng
[inferior officer] 古代指部下将领
瑜部将黄盖曰。--《资治通鉴》
部类
bùlèi
[category] 范围较大的类
部领
bùlǐng
[command] 统率(古)
瑜自部领诸将接应。--《三国演义》
部落
bùluò
[tribe] 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的集体
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
部门
bùmén
[section;department;branch] 门类;统一体下设的若干分支机构或组织
财会部门
部首
bùshǒu
[radicals in chinese characters] 中文字典中,各字依其字形结构,加以分部排列,每部的第一字便是部首,现也称所据分部的共同笔划为部首
部属
bùshǔ
[subordinate;follower;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 部下;下属
部署
bùshǔ
(1)
[disposition;deployment]∶处理;料理
炮兵的部署已标明在这张地图上
(2)
[arrange;lay out]∶安排
部署计划
部署甫定而外围合。--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部头
bùtóu
[size of a book] 指著作的大小厚薄
写就写大部头
部委
bùwěi
[all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部下
bùxià
(1)
[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军队中被统率的人
(2)
[subordinate;follower]∶下级
部长
bùzhǎng
(1)
[minister]∶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政府活动的国家高级官员
(2)
[leader]∶部落首领
部族
bùzú
[tribe] 居住的部落氏族
部
bù ㄅㄨ╝
(1)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
(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
(3)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
(4)
安置安排~署。
(5)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郑码sujy,u90e8,gbkb2bf
笔画数10,部首阝,笔顺编号4143125152
展开阅读
部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已
简单释义: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详细解释:已 yi 部首 己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3已
afterwards; already; end; stop; too;
已
yǐ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cease;stop]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finish]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cure]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已
yǐ
(1)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finally]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已而
yǐ ér
(1)
[soon]∶不久;后来
突然雷电大作,已而大雨倾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2)
[let it be]∶罢了;算了
(3)
[sometimes…sometimes…]∶时而(叠用)
旁观皆为之嘻笑,已而叹骇,已而怒骂。--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
已后
yǐhòu
[after;later] 同以后”
已后典籍。--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已经
yǐjīng
[already] 业已经过
夜已经很深了
已来
yǐlái
[since] 同以来”
自董卓已来。--《三国志·诸葛亮传》
已乃
yǐnǎi
[soon] 副词。旋即,不久
已乃发前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已乃劝输巨室。
已乃分城而守。
已去
yǐqù
[afterwards;later] 表示从现在起到将来的时间。已”同以”。可译成以后”
从此已去。--唐·李朝威《柳毅传》
已然
yǐrán
[have already become a fact;be already so] 已经如此;已经成为事实
与其补救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已甚
yǐshèn
[excessive;undue] 过分;过甚
不为已甚
已往
yǐwǎng
[before;previously;in the past] 在过去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清·袁枚《祭妹文》
已矣
yǐyǐ
(1)
[finish;be over]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袁枚《祭妹文》
已知数
yǐzhīshù
[known number] 已经知道的数
已
yǐ ㄧˇ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郑码yya,u5df2,gbkd2d1
笔画数3,部首己,笔顺编号515
展开阅读
已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