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宣
简单释义:
宣
(形声。从宀,亘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宣,天子宣室也。--《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
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
受釐坐宣室。--《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帝王的诏书
黄宣去把团营押。--汤显祖《紫钗记》
宣纸的简称
尝至琉璃厂购玉版宣,以瓜子金抵其值。
宣xuān
⒈发表,公开~言。~告。~布。秘而不~。
⒉疏通,泄漏~泄。
⒊发扬,广泛传播正直宜~(宜应该)。大肆~扬。普遍~传。
⒋通,畅达政之不~,民之不宁。
详细解释:宣 xuan 部首 宀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宣
announce; declare; drain; proclaim;
宣
xuān
(1)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2)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spacious room]
宣,天子宣室也。--《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
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
受釐坐宣室。--《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
帝王的诏书 [imperial edict]
黄宣去把团营押。--汤显祖《紫钗记》
(4)
宣纸的简称 [xuan paper]
尝至琉璃厂购玉版宣,以瓜子金抵其值。--《清朝野史大观》
(5)
通瑄”。璧玉 [an ornamental piece of jade about 6.5 inches in diameter]
璧大六寸,谓之宣。--《尔雅·释器》。注《汉书》所云瑄玉是也。”
有秦嗣王敢用吉玉宣璧。--《双剑誦吉金文选·诅楚文》
(6)
地名。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xuan prefecture]
(7)
明代宣府镇 [xuan town],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旧宣化市)
(8)
云南宣威的简称 [xuanwei county]。如宣腿
(9)
姓
宣
xuān
〈动〉
(1)
宣布。宣读 [declare]
日宣三德。--《书·皋谟》。传布也。”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肃宣权旨。--《资治通鉴》
(2)
又如宣麻(宣谕任命将相的诏书。引申为朝廷任命);宣名(高声通报姓名);宣牌(宋,元时朝廷授给各级官吏以证明其官职身分的铜牌;也指宋代负责速递文书的吏员所带的木牌凭证,刻有吏员姓名和职务)
(3)
放掉;漏掉 [drain;leak]
节宣其气。--《左传·昭公元年》。注散也。”
(4)
又如宣腾(宣泄,膨胀)
(5)
宣扬;宣传,广泛传播 [propagate]
宣其德行。--《国语·晋语》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又如宣坛(僧、道为演说教义进行法事活动所设的讲台);宣和(显示;弘扬);宣猷赞化(宣道弘法,赞美教化)
(7)
传达,多用于传达帝王的诏命 [transmit]
国王准奏,叫宣,把妖宣至金阶。--《西游记》
(8)
又如宣令(传达帝王的命令);宣命(传达皇帝的诏命);宣制(宣布帝王的诏命)
(9)
抒写;表白 [express]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国语》
(10)
又如宣情(发抒情感);宣陶(抒发陶写)
(11)
诵读 [recite]。如宣卷(讲唱佛曲);宣讲;宣疏(诵读祝祷文);宣科(念诵);宣译(宣讲并翻译)
(12)
通,疏通 [dredge]
宣汾、洮,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
(13)
又如宣发(疏导发散)
(14)
明白;了解 [know;understand]
民未知信,未宣其用。--《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宣
xuān
〈形〉
(1)
质地松软 [spongy]。如这个馒头真宣
(2)
宽大,空敞 [spacious]
用而不匮,广而不宣。--《左传》
(3)
骄;骄奢 [pampered]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小雅·鸿雁》
(4)
明白的;明亮的 [clear]。如宣华(鲜明的花色);宣燎(明亮的火炬);宣章(昭明,显彰)
(5)
宽舒[easy]。如宣展(舒畅;舒展);宽散(宽舒而松弛)
(6)
周遍;普遍 [all round]
广延宣问,以考星度,未能雠也。--《汉书》
(7)
又如宣备(尽备,完备);宣饮(遍饮);宣游(遍游,周游);宣省(遍察);宣洽(普遍沾溉)
宣布
xuānbù
[declare;proclaim;announce] 公之于众
宣布大赦
宣称
xuānchēng
[assert;declare;profess]公开表示
这家报纸宣称它是拥护政府政策的
宣传
xuānchuán
[conduct propaganda;propagate;desseminate;give publicity] 向人讲解说明,进行教育;传播,宣扬
宣传福音
宣传队
xuānchuánduì
[propaganda team] 为传播某种教旨或思想体系而组织起来的小组、队伍
文艺宣传队
宣传画
xuānchuánhuà
[picture poster] 亦称招贴画”。带有号召性标题的进行宣传、鼓动的画
宣传品
xuānchuánpǐn
[plug] 有利于传扬的部分;尤指混在一般材料中的关于人或产品的广告
宣导
xuāndǎo
[try to persuade] 疏通,引导
宣德
xuāndé
[the title of emperor xuan zong"s reign in ming dynasty] 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宣读
xuāndú
[read out (in public)]当众朗读
向记者宣读一项声明
宣告
xuāngào
[declare;proclaim] 宣布,告知
宣告10月1日为国庆节
宣讲
xuānjiǎng
(1)
[preach]∶诵读讲解
牧师宣讲教义
(2)
[expplain and publicize]∶对众宣传讲述
宣讲这个地区(的好处)
宣教
xuānjià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宣传教育
宣劳
xuānláo
(1)
[serve]∶出力,效命
为事业宣劳
(2)
[issue a decree of awarding one"s services]∶表达慰劳之意
宣判
xuānpàn
[pronounce judgment;give decision in a case] 法庭向当事人宣布判决结果
那个案件这几天就要宣判了
宣染
xuānrǎn
[play] 着力宣传(新闻故事、特写、或其他新闻项目)
报界…把此事尽量地加以宣染
宣誓
xuānshì
[take an oath;swear an oath;make a pledge] 参加某一组织或任职时在一定的仪式中说出表示忠诚和决心的话
当众宣誓
宣泄
xuānxiè
(1)
[blaze]∶当众发泄以引起注意
他对愿意听的人宣泄了他的愤怒
(2)
[lead off (liquids)]∶使积水流出去
低洼地区由于雨水无法宣泄,往往造成内涝
宣言
xuānyán
(1)
[declaration manifesto;proclamation;pronouncement]∶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2)
[claim;spread abroad;publicize]∶扬言,宣扬
宣言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宣扬
xuānyáng
[publicize;propagate;advocate;preach] 广泛传布,传扬;亦指张扬于外
宣战
xuānzhàn
[declare war] 一个国家、集团宣布与另一个国家、集团进入战争状态
宣纸
xuānzhǐ
[xuan paper] 出产于安徽宣城、泾县的一种绵软坚韧的纸张,不容易破裂,吸墨均匀,一向为书画家所珍爱
宣宗
xuānzōng
[xuan zong] 武宗的叔父李忱,唐宪宗之子,年号大中
宣宗初亦号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宣
xuān ㄒㄩㄢˉ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
(2)
疏导~泄。
(3)
古代帝王的大室。
(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
(5)
姓。
郑码wdbk,u5ba3,gbkd0fb
笔画数9,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25111
展开阅读
宣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融
简单释义:
螎
(形声。从鬲,虫省声。鬲,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
同本义
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夹炭之子。--《晋书》
融化;消溶
融而为川渎。--孙绰《游天台山赋》
又如融流(融化流动);融陶(熔化陶冶);融液(融化成液体);融释(消失;化解);融蚀(消磨;侵蚀);融炼(熔化锤炼)
融合;融会
融
长远;长久
大
融róng
⒈受热溶化,消溶~化。~雪。消~。
⒉融合,调和~恰。交~。~会贯通(融合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⒊通,流通通~。金~(货币的流通)。
⒋大明,大亮明而未~。
⒌
①和悦的样子其乐~ ~。
②形容暖和春光~ ~。
详细解释:融 rong 部首 虫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6融
be in harmony; blend; fuse; melt; thaw;
融
(1)
螎
róng
(2)
(形声。从鬲,虫省声。鬲(lì),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
(3)
同本义 [belch smoke]
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夹炭之子。--《晋书》
(4)
融化;消溶 [melt;dissolve]
融而为川渎。--孙绰《游天台山赋》
(5)
又如融流(融化流动);融陶(熔化陶冶);融液(融化成液体);融释(消失;化解);融蚀(消磨;侵蚀);融炼(熔化锤炼)
(6)
融合;融会 [mix together;blend;fuse]。如融通(融合通达);融洽无间(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融混(融合混和);融渥(融合滋润)
融
róng
(1)
长远;长久 [permanent;long]。如融昭(长耀,久照);融远(长久;深远)
(2)
大明,大亮,泛指明亮 [very bright]。如融光(明亮的光);融晶(犹光亮);融彻(通明透彻)
(3)
通;通达。引申为流通 [current]。如金融;融泄(流动貌);融悟(通达颖悟);融达(通达);融散(谓旷达);融畅(明白通畅);融浃(融通和洽)
(4)
显明,昌盛 [prosperous]。如融显(显明)
(5)
和乐;恬适 [harmonious and happy;comfortable]。如融懿(和美);融浑(犹融和,和顺)
(6)
和煦;暖和 [pleasantly warm]。如融晴(温和晴朗);融畅(暖和舒畅);融暖(犹和暖)
融合
rónghé
(1)
[fusion]∶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
歌剧是一个由五种艺术融合为一体的综合物
(2)
[mixis]∶繁殖过程中的相互结合
无融合生殖
融合为一
rónghéwéiyī
[permeate] 渗透整个物体或某物的所有气孔和空隙成为一体
他们的部族逐渐同大量的中国文化融合为一了
融和
rónghé
(1)
[pleasantly warm]∶温暖
融和的春日
(2)
同融合”
融化
rónghuà
(1)
[dissolve]∶变为液体
冰淇淋在太阳下融化了
(2)
[thaw]∶如冰、雪从冻结变为液态
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融会贯通
rónghuì-guàntōng
(1)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但见一个事是一个理,不曾融会贯通。--宋·朱熹《朱子语类》
(2)
也作融汇贯通。”
融汇
rónghuì
[fusion] 融合、聚集在一起
融解
róngjiě
(1)
[thaw]∶使[冻结物]变为液体
要使冰融解就必须升温
(2)
[melt]∶通常由于热的作用而从固态变为液态
冰在阳光下融解
(3)
[know]∶通晓了解
融洽
róngqià
(1)
[harmonious]∶感情或行动上一致
干群关系很融洽
(2)
[understanding]∶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在这种兄弟间从来没有十分融洽的关系
融然
róngrán
(1)
[harmonious and happy]∶和顺快乐的样子
公园里的人们融然自得
(2)
[harmony]∶融汇的样子
新旧建筑融然,令人赏心悦目
融融
róngróng
(1)
[happy and harmonious]∶形容和乐愉快的样子
四世同堂,一派融融
(2)
[warm]∶暖的或表明是暖的,尤指暖到一种温和舒适的程度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唐·杜牧《阿房宫赋》
(3)
[bright]∶明亮的样子
融为一体
róngwéiyītǐ
[hypostatic union] 在同一本质基础上的融合;尤指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在同一本质基础上的融合
融雪天气
róngxuě tiānqì
[thaw] 足以融化冰雪的温暖天气;天气暖和到融化冰雪的时期
融
róng ㄖㄨㄥˊ
(1)
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化。~解。消~。
(2)
调合,和谐~合。~洽。~汇贯通。其乐~~。
(3)
流通~泄(飘动,浮动)。金~(货币的流通,即储蓄,信贷、汇兑、股票和证券交易等经济活动的总称)。
(4)
长远、永久~裔(形容声调悠长)。
郑码ajli,u878d,gbkc8da
笔画数16,部首虫,笔顺编号1251254312251214
展开阅读
融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