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孟
简单释义:
孟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mèng
⒈旧时,兄弟姐妹排行用孟(伯)、仲、叔、季为序,孟是老大~兄。~女。
⒉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春。
⒊
详细解释:孟 meng 部首 子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孟
mèng
(1)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
同本义[eldest brother]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3)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4)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month of a season]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6)
假借为猛”。威猛 [be bold and powerful]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孟
mèng
〈名〉
(1)
通氓”。民众 [the mass of people;common people]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荀子·解蔽》
(2)
姓。孟尝(齐国贵族,姓田名文;春申,楚国人,姓黄名歇。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被称赤战国四君子”)
孟春
mèngchūn
[first month of spring] 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孟冬
mèngdōng
[first month of winter] 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孟轲
mèng kē
[meng ke](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孟浩然
mèng hàorán
[meng haoran] (689╠740) 唐代襄阳(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人。他与王维很要好,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因而写了该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过(guò,旧读阴平。),过访、访问
孟姜女
mèngjiāngnǚ
[meng jiangn黓 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强迫修筑长城。她不远千里去送寒衣,然而却未找到。她在城下痛哭,城墙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
孟郊
mèng jiāo
[meng jiao] (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现在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孟浪
mènglàng
(1)
[speek heedlessly]∶言语轻率不当
夫子以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庄子·齐物论》
(2)
[impeturous;impulsive;rash]∶鲁莽;莽撞
酒后举动,过于孟浪。--《镜花缘》
孟秋
mèngqiū
[first month of autumn] 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孟夏
mèngxià
[first month of summer]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孟
mèng ㄇㄥ╝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兄。~女(长女)。~孙。
(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春(农历正月)。
(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行。~浪。
(4)
勉力~晋(勉力求进)。
(5)
姓。
郑码yalk,u5b5f,gbkc3cf
笔画数8,部首子,笔顺编号52125221
展开阅读
孟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川
简单释义:
川〈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
川 chuān
①河流百~归海。
②山间或平原间平坦而低的地带米粮~。
③指四川~菜。
【川鼻草约】见【穿鼻草约】。
【川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四川省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形成于清代中叶。由高腔、昆腔、胡琴戏、弹戏和灯戏,种声腔综合而成。剧目和音乐均以高腔最丰富。
【川流不息】像河水般流动不停。多用于形容车船行人来往不断。
【川藏公路】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的公路。全长2413公里。1954年通车。沿途道路曲折,先后翻越14座大山和跨越12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对西藏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川资】路费。
川chuān
⒈水道,河流~流。百~归海。
⒉平原,平地米粮~。平~(也指平地的河流)广野。
⒊四川的简称~芎。~盐。入~。
⒋
详细解释:川 chuan 部首 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3川
river; plain;
川
chuā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2)
同本义 [river]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
(4)
平地;平野 [plain]
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
(5)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6)
四川省的简称 [sichuan province]。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
(7)
旅途 [journey]。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
川
chuān
〈形〉
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 [quick-boil]。如川丸子
川贝
chuānbèi
[tendrilleaf fritillary bulb] 中药川贝母的简称
川菜
chuāncài
[sichuan flavor] 以麻辣为主的四川特色菜肴,为中国名菜派之一
川菜名厨
川剧
chuānjù
[sichuan opera] 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全省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军
chuānjūn
[rhubarb] 即大黄,是猛烈的泻药。旧称将军”,四川省出产的最好,所以叫川军
川流不息
chuānliú-bùxī
[flowing past in an endless stream;never-ending] [行人、车马等] 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汽车川流不息穿行在河滨大道和公园路上
川资
chuānzī
[travelling expenses] 盘缠,旅费
川
chuān ㄔㄨㄢˉ
(1)
河流名山大~。~流不息。
(2)
平原,平地平~。米粮~。
(3)
特指中国四川省~剧。~菜。~贝。
〔~资〕旅费。
郑码nd,u5ddd,gbkb4a8
笔画数3,部首川,笔顺编号322
展开阅读
川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