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背绳墨而改错
先秦·宋玉《九辩》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先秦·屈原《离骚》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先秦·屈原《离骚》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先秦·屈原《九章》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先秦·庄忌《哀时命》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两汉·东方朔《七谏》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两汉·东方朔《七谏》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两汉·王逸《九思》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就砚旋研墨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气离坐,倏墨而谢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徘徊倘佯,寓目幽蔚
魏晋·左思《三都赋》
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歠粥,面深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吾闻夷子墨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