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识
简单释义:
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識,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識)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識)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详细解释:识 shi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识1
(1)
譺
shí
(2)
(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3)
同本义 [know;realize;be aware]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4)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理)
(5)
认识 [know;recognize]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王安石《伤仲永》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
又如识路(认识道路);相识(彼此认识);识丁(认识字);识认(认识)
(7)
赏识 [recognize the worth of;appreciate]
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陈寿《三国志》
(8)
又如识鉴(赏识鉴别);识举(赏识并举用);识遇(赏识知遇)
(9)
感觉;识别;辨别 [distinguish]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
又如识宝太师(受贿的贪官);识主(识货的买主);识真(识别真相);识理(辨认和理解)
识
(1)
譺
shí
(2)
见识;知识 [knowledge]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贾谊论》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
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常识;才识(才能和见识);胆识;才益多者其识远;识略(见识与谋略);识面(世面);识野(个人一瞬间在内心中意识所及的范围或所能觉知之意念的范围);识断(具有见识,并能判断);识远(见识远大)
(4)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 [sense]。如识神(心识,心灵)
(5)
相知的朋友 [bosom friend]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唐·刘禹锡《元日感怀》
(6)
思想或意识 [thought]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颜延年《五君咏》
(7)
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8)
姓
识
(1)
譺
shí
(2)
通适”。刚才 [just now]
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另见zhì
识别
shíbié
[distinguish] 辨认;辨别;区分,分辨
识别真假
识才
shícái
[know the talent] 识别,发掘有才能的人
识才善教
识才尊贤
shícái-zūnxián
[know and respect the talent]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识度
shídù
[knowledge and magnanimity] 见识、器度
愚笨无识度
识多才广
shíduō-cáiguǎng
[knowledgable and versatile]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识货
shíhuò
[know what"s what;be able to tell good from bad;know all about the goods] 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他是外行,不识货
识荆
shíjīng
[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 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长史韩朝宗)’。--李白《与韩荆州书》
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鲁直《次程仲京韵》
识巨晚
shíjīng-hènwǎn
[regret to have made your acquaintance so late] 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识力
shílì
[discernment] 识别事物的能力
识量
shíliàng
[narrow-minded] 识度
识量狭小
识破
shípò
[penetrate;see through;recognize] 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识趣
shíqù
[know how to behave in a delicate situation] 会看场合,不惹人讨厌
你别不识趣
霍逦在去年就同面前这小伙子交过手,很知道他身上那股子倔劲,便识趣地不再多说。--张抗抗《分界线》
识时达务
shíshí-dáwù
[understanding] 达通晓。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物的变化
识时通变
shíshí-tōngbiàn
[comprehending and adaptable] 能认清时势,通达应变
识时务者为俊杰
shíshíwùzhě wéi jùnjié
[whosoever understands the times is a great man] 能认清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才是杰出的人物。多用于规劝或告诫
识途老马
shítú-lǎomǎ
[an old horse which knows the way] 比喻熟悉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识文断字
shíwén-duànzì
[literate;be able to read] [口]∶能识字读书,指有文化
他现在识文断字,比我办事还精明呢!--《龙须沟》
识相
shíxiàng
[be sensible] 知趣
你还是识相点,赶快走吧
识羞
shíxiū
[be shame-sensitive]有羞耻心;自觉羞耻
真不识羞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
识2
(1)
譺
zhì
(2)
旗帜◇作帜” [flag]
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下》
(3)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raised words on a bell]
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岭外代答》
(4)
通帜”。标记 [mark;sign]
以龙熊鸟雀为识。--《宝刀赋序》
(5)
又如标识(标志)
识
(1)
譺
zhì
(2)
加上标记◇作志” [put a mark]
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金史》
(3)
又如识别(加上标记使有区别)
(4)
通志”。记住 [remember]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文镂无款哀。--《史记·孝武纪》
以计识其人众畜牧。--《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识亦记也。”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5)
又如识念(记忆);博闻强识
另见shí
识1
(譺)
shí ㄕˊ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郑码sjo,u8bc6,gbkcab6
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34
识2
(譺)
zhì ㄓ╝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郑码sjo,u8bc6,gbkcab6
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34
展开阅读
识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润
简单释义:
润
(形声。从水, 闰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润,水曰润下。--《说文》
润,渍也。--《广雅》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雨润万物。--《论衡·雷虚》
温润而泽。--《礼记·聘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修饰,使有光彩
润,饰也。--《广雅》
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
润rùn
⒈潮湿,不干枯湿~。滋~。雨~万物。
⒉加油或水,使不干燥~肤膏。~嗓子。
⒊细腻,光滑丰~。光~。
⒋修饰,使有光彩~饰。~色。
⒌利益利~。分~。
⒍
详细解释:润 run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润
embellish; moist; profit; sleek; smooth;
润
(1)
潤
rùn
(2)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3)
同本义 [moisten]
润,水曰润下。--《说文》
润,渍也。--《广雅》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雨润万物。--《论衡·雷虚》
温润而泽。--《礼记·聘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4)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5)
修饰,使有光彩 [embellish]
润,饰也。--《广雅》
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6)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色修改)
(7)
使得到好处,扶助 [assist]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汉书》
润
(1)
潤
rùn
(2)
潮湿 [moist]
衣润费垆烟。--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
(3)
又如润肺爽口(痛快;酣畅);润浸(浸湿;浸透);润溽(湿润);润滋滋(润湿的样子)
(4)
细腻光滑 [smooth]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润气(光泽);润腻(光滑细腻;润泽细腻)
润
(1)
潤
rùn
(2)
雨 [rain]。如润气(水气)
(3)
恩惠 [benefit]。如润泽(恩泽)
(4)
沾益,利益;财物 [pay for service]。如外润;利润;润利(犹获利);润槖(丰润口袋。谓收受贿赂)
(5)
润水 [run river]。淮河支流。在今安徽省西北部。发源于临泉县,东南流至润河集入淮,今称润河
(6)
古州名 [run prefecture]
(7)
隋置。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8)
辽置。治海阳,故城在今秦皇岛市西北部
润笔
rùnbǐ
[remuneration for a writer,painter or calligrapher] 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
特地托人到上海去,出了一块洋钱润笔求来的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润肤膏
rùnfūgāo
[dope] 各种化妆品、药品制剂或驱虫剂的任何一种
防止皮肤干燥用的润肤膏
润格
rùngé
[scale of professional fees charged by a painter,writer or calligrapher] 旧指为人做诗、做画等所定的报酬标准
润滑
rùnhuá
[lubricate] 湿润滑溜
在钻油井时,用泥浆来润滑切削钻头
润滑油
rùnhuáyóu
(1)
[lubricating oil]∶作润滑剂用的油(如石油的蒸馏物或脂肪质油)
(2)
[lubricant]∶置于机械的动部件之间的这类物质。亦称润滑脂”
润色
rùnsè
[embellish] 修饰文字,使有文采
乃增损而润色之。--蔡元培《图画》
润身
rùnshēn
[make life fuller and happier] 使自身受益
润湿
rùnshī
(1)
[moist]
(2)
[土壤、空气等] 潮湿而润泽的;湿润
清晨,一切都沉浸在润湿的雾气里
(3)
沾湿;浸湿
小雨润湿了她的长发
润饰
rùnshì
[adorn] 点缀,粉饰,润色
润物
rùnwù
[moist all things on earth] 滋润万物
润泽
rùnzé
(1)
[moist]∶雨露滋润;不干枯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说久旱不能润泽,又多下了二寸。--《西游记》
(2)
[moisten]∶使滋润
用油润泽轮轴
润资
rùnzī
[remuneration for a writer,painter or calligrapher] 润笔
润
(潤)
rùn ㄖㄨㄣ╝
(1)
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泽。滋~。
(2)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滑。浸~。
(3)
细腻光滑光~。滑~。珠圆玉~。
(4)
使有光泽,修饰~饰。~色。
(5)
利益利~。分~。
(6)
以财物酬人~笔。
郑码vtc,u6da6,gbkc8f3
笔画数10,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251121
展开阅读
润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