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春秋·佚名《常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
先秦·宋玉《九辩》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先秦·屈原《九章》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先秦·屈原《大招》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唐代·李商隐《韩碑》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览荀卿,采萧相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府寺则位副三事,官逾六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为王诵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齐宣王问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王曰:“卿不同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