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泽
简单释义:
泽
(形声。从水。瞘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水深
泽(澤)zé
⒈聚积水的地方沼~〓~。深山大~。
⒉湿,雨露润~。雨~。
⒊恩惠恩~。
⒋金属或别的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泽shì 1.通"释"。松散,解散。 2.通"舍"。
泽yì 1.通"醳"。酒。 2.通"怿"。乐。
泽duó 1.见"格泽"。 2.通"?
详细解释:泽 ze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泽
damp; lustre; pond; pool;
泽
(1)
澤
zé
(2)
(形声。从水。瞘(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3)
同本义 [lustre]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4)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5)
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marsh]
下而有水曰泽,言润泽也。--《释名》
水草交厝名之为泽。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风俗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山泽不避。--《史记·货殖列传》
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某泽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泽陂(池沼);泽皋(沼泽);泽淖(泥潭);泽农(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泽卤(地低洼而多盐碱);泽薮(大泽);川泽
(7)
恩泽,恩惠 [beneficence;favor]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史记·西门豹传》
(8)
又如泽民(施恩惠于民);泽物(施恩于人,做好事);泽枯,泽骨(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泽霈(恩惠普施);泽润(恩泽普施)
(9)
仁慈的行动 [benefit]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书·多士》
(10)
雨和露 [rain and dew]
两泽下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又如泽下尺,升上尺(天上的雨下落一尺,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长一尺。比喻君王赐给臣民恩泽,臣民就拥戴君王)
(12)
土壤中的水分 [moisture]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齐民要术》
(13)
津液、唾液或汗水 [body fluid,saliva or sweat]
几扇门窗上就留着他的手泽了。--叶圣陶《小铜匠》
(14)
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oil]
你让我来分你一些香泽吧!--郭沫若《王昭君》
(15)
又如芳泽;香泽
(16)
汗衣;内衣 [undershirt; underclothes]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秦风·无衣》
(17)
禄位;遗风 [custom left by a preceding generation]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18)
又如手泽
泽国
zéguó
(1)
[a land that abounds in rivers and lakes]∶多水的地区;水乡
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2)
[inundated area]∶遭水淹了的地区
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泽兰
zélán
[boneset] 泽兰属草本植物的一种,特点是具有对生的贯穿叶和白色、排列成伞房状的头状花序,过去用作家常药品
泽泻
zéxiè
[oriental water plantai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形,开白色小花。生长在沼泽中。根可以入药,是利尿剂
泽1
(澤)
zé ㄗㄜˊ
(1)
水积聚的地方大~〓~。润~(潮湿)。沼~。
(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
洗濯。
(5)
汗衣,内衣。
郑码vxbi,u6cfd,gbkd4f3
笔画数8,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112
damp;lustre;pond;pool;
泽2
(澤)
shì ㄕ╝
古同释”,解散。
郑码vxbi,u6cfd,gbkd4f3
笔画数8,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112
展开阅读
泽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许
简单释义: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许xǔ
⒈应允,认可~可。允~。准~。
⒉称赞赞~。推~。
⒊预先答应给予~诺。以身~国。
⒋可能,或者也~。或~。
⒌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人也。
⒍〈表〉约略估计的几~。只有少~。年七十~。
⒎句末语气词。这样如~。一生长恨奈何~。
⒏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
⒐
⒑
许hǔ 1.见"许许"。
详细解释:许 xu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6许
allow; perhaps; praise; promise;
许
(1)
詓
xǔ
(2)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3)
同本义 [allow;permit]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纣平话》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5)
同意,赞同 [agree;approve of]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事先答应给予 [promise]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红楼梦》
(7)
又如许香愿(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许人(应允与人);许字(许配,许婚,许嫁。都指允婚)
(8)
期望 [hope]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9)
又如许身(立志,自我期许)
(10)
相信 [believe]
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许,信也。”
(11)
给予;奉献 [give]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史记·剌客列传》
(12)
又如以身相许;以身许国(许国为国效命)
许
(1)
詓
xǔ
(2)
处所,地方 [place]
地里又远关山阻,无计奈,谩登楼,空目断,故人何许?--《西厢记诸宫调》
不知何许人。--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古国名 [xu state]。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4)
许昌的简称 [xu chang]。如许都(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许洛(许昌、洛阳)
(5)
表示大约的数量 [numerous]
如是十许字。--宋·洪迈《容斋续笔》
引之长丈许。--《聊斋志异·促织》
(6)
姓
许
(1)
詓
xǔ
(2)
或许,可能 [perhaps]。如他今天没来,许是生病了
数
(3)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about]
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后汉书》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许
(1)
詓
xǔ
(2)
这样,这般 [so]
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水浒传》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
(3)
又如许些(许多);许大(这样大;偌大;很大);许来大(许大);许大粗(这么大、这么粗)
(4)
何,什么 [what]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许昌
xǔchāng
[xuchang (hsuchang)] 中国中东部,河南省北部的城市,京广铁路经过此市,为烟草集散地,工业有卷烟、机械等,有霸陵桥、春秋楼等古迹
许多
xǔduō
[many;much;a great deal of;a lot of;numerous] 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他那个班四十五个人,许多是女生
他的藏书那时全被抄走,现在找到了许多
许婚
xǔhūn
[affiance] 应允婚约
许和
xǔhé
[permit] 允许,答应
登即相许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许久
xǔjiǔ
(1)
[for a long time]∶时间延续很久
大家商量了许久
(2)
[for ages]∶相隔时间很长
他许久没来了
许可
xǔkě
[permit;allow] 答应,允许
许可外国人来此居住
许诺
xǔnuò
(1)
[make a promise;promise;concent;give one assurance] 应允;答应;应承
从不作办不到的许诺
别忘了给我们的许诺
项伯许诺。--《史记·项羽本纪》
(2)
又
项王许诺。
如姬必许诺。--《史记·魏公子列传》
许配
xǔpèi
[affiance] 正式许嫁
国王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一个邻国的君主
许亲
xǔqīn
[accept a proposal (of marriage)] 答应婚事
许亲酒
许愿
xǔyuàn
(1)
[make a vow (to a god)]∶向神祈福,并应允应验后再祭祀答谢
(2)
[promise]∶事前答应对方给以某种利益
许字
xǔzì
[affiance] 把女子许配于人
就把他的女儿让卿许字与他。--《梼杌闲评--明珠缘》
许1
(詓)
xǔ ㄒㄩˇ
(1)
应允,认可~可。允~。特~。
(2)
承认其优点赞~。嘉~。
(3)
预先答应给与~诺。
(4)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5)
或者,可能也~。或~。
(6)
处,地方何~人。
(7)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8)
这样如~。
(9)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10)
姓。
郑码smed,u8bb8,gbkd0ed
笔画数6,部首讠,笔顺编号453112
allow;perhaps;praise;promise;
许2
(詓)
hǔ ㄏㄨˇ
〔~~〕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郑码smed,u8bb8,gbkd0ed
笔画数6,部首讠,笔顺编号453112
展开阅读
许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