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先秦·宋玉《九辩》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先秦·None《渔父》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先秦·屈原《离骚》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先秦·屈原《九章》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先秦·屈原《九章》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先秦·屈原《大招》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先秦·屈原《大招》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秦·屈原《大招》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先秦·屈原《大招》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两汉·王逸《九思》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两汉·王逸《九思》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
两汉·王逸《九思》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两汉·王逸《九思》
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两汉·王逸《九思》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两汉·王逸《九思》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两汉·刘向《九叹》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
两汉·刘向《九叹》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两汉·刘向《九叹》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春秋·佚名《泽陂》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唐代·李白《赠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唐代·李白《蜀道难》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只今寂寞薮泽里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魏晋·曹植《洛神赋》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月赋》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山林幽岟,川泽回缭
魏晋·左思《三都赋》
林不槎枿,泽不伐夭
魏晋·左思《三都赋》
矞云翔龙,泽马亍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尔其山泽,则嵬嶷峣屼,?婴冥郁岪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布濩皋泽,蝉联陵丘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斩鹏翼,掩广泽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军马弭髦而仰秣,渊鱼竦鳞而上升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两汉·枚乘《七发》
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
两汉·班固《幽通赋》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琮俯仰,金奏石搏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膏泽不下于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节》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