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君
简单释义: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
君jūn
⒈〈古〉指帝王,诸侯~主。国~。
⒉封建时代的一种封号春申~。长安~。
⒊敬词李~。诸~。
⒋
详细解释:君 jun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君
don;gentleman;monarch;sovereign;
臣;
君
jūn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sovereign;ruler]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清·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lord]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your]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8)
夫妇之间的尊称 [sir;husband;wife]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10)
主体 [master]。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君
jūn
(1)
主宰、统治 [dominate]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君侧
jūncè
[monarch"s trusted follower] 原指在君主身边,后指亲信
君临
jūnlín
(1)
[rule]∶原指君主统辖,后泛指统治
君临天下
君临一切
(2)
[come; approach]∶来临
在黑暗君临的前一刻,整个世界显得那样静谧
君权
jūnquán
(1)
[sovereignty]∶王室的地位权威
(2)
[majesty]∶君主的力量、权力或尊严
君上
jūnshàng
[monarch] 君主
君王
jūnwáng
[monarch; emperor]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君长
jūnzhǎng
(1)
[monarch]∶君主
(2)
[tribal leader]∶部落的首领
君主
jūnzhǔ
(1)
[monarch]∶统治较多的领土(如王国或帝国),通常实行终身制和世袭继承制的人
为君主加冕
(2)
[sovereign]∶国君
君主本身并不受法律的约束
君主国
jūnzhǔguó
(1)
[kingdom]∶常以国王为首的君主政体的有组织的政治共同体(如民族、国家)
(2)
[monarchy]
(3)
有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一个领土单位(例如民族或国家)
摩洛哥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君主国
(4)
有君主政体的政府,而没有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这样一个领土单位
君子
jūnzǐ
(1)
[gentleman]∶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君子兰
jūnzǐlán
[clivia] 一种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宽带形的叶子,伞形花序,开红黄色漏斗状花,肉质根
君子协定
jūnzǐ xiédìng
(1)
[parol contract]∶口头契约,或虽由书面作出但未盖印的契约;没有载入裁判记录的契约
(2)
[gentleman"s agreement]∶一种由参加者名誉担保的协定
君
jūn ㄐㄩㄣˉ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郑码xmaj,u541b,gbkbefd
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5113251
展开阅读
君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昌
简单释义:
昌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同本义
昌,美言也。--《说文》
禹拜昌言。--《书·大禹谟》
又如昌言(正直的善言、好话);昌教(善美的教化)
兴旺发达,与亡”相对
邦乃其昌。--《书·仲虺之诰》
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昌瑞(昌盛祥瑞);昌乐(兴盛安乐)
光;光明
一曰日光。诗曰东方昌昌。--《说文》
又如昌晖(光明);昌华(光华)
壮大;美好
猗嗟昌兮,颀
昌 chāng
①兴旺;茂盛~盛。
②姓。
【昌明】(政治、文化)兴旺发达科学~。
昌chāng兴旺,繁荣~盛。~明。
昌chàng 1.通"倡"。倡导。参见"昌导"。 2.通"唱"。吟唱。参见"昌诵"。
详细解释:昌 chang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昌
prosperoud; flourishing;
昌
chāng
(1)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2)
同本义 [good]
昌,美言也。--《说文》
禹拜昌言。--《书·大禹谟》
(3)
又如昌言(正直的善言、好话);昌教(善美的教化)
(4)
兴旺发达,与亡”相对 [flourishing]
邦乃其昌。--《书·仲虺之诰》
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昌瑞(昌盛祥瑞);昌乐(兴盛安乐)
(6)
光;光明 [light]
一曰日光。诗曰东方昌昌。--《说文》
(7)
又如昌晖(光明);昌华(光华)
(8)
壮大;美好 [great;fine]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诗·齐风·猗嗟》
(9)
又如昌大(盛大);昌化(大的恩泽);昌世(太平盛世)
昌
chāng
(1)
生物 [living things;living beings]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释文百昌,犹百物也。”
(2)
通菖”。 [sweet flag]
(3)
又如昌本(菖蒲根);昌羊(即菖蒲)
昌隆
chānglóng
[prosperous and flourishing] 昌盛兴隆
社会昌隆
昌明
chāngmíng
[well-developed;flourishing;thriving] 政治、文化方面兴旺发达
科技昌明,经济繁荣
昌盛
chāngshèng
[thriving;flourishing;prosperous] 蓬勃发展;兴盛
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昌旺
chāngwàng
[prosperous and flourishing] 昌盛兴旺
看阁下印堂发亮,官运昌旺,如要进京赴考,保您金榜题名。--《连升三级》
昌言
chāngyán
(1)
[proper words]∶正当的言词,好话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2)
[straight talk]∶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昌
chāng ㄔㄤˉ
(1)
兴盛~盛(shèng)。~乐(lè)(兴盛康乐)。~明(兴盛发达)。~隆。
(2)
善,正当~言(美言,正当的话)。~言无忌(直言无隐)。
(3)
古同菖”,菖蒲。
(4)
古同猖”,凶猛。
(5)
姓。
郑码kkvv,u660c,gbkb2fd
笔画数8,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2511
展开阅读
昌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