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逸
简单释义:
逸
(会意。从辵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奔跑
马逸不能止。--《左传·
逸、
⒉
⒊佚、
⒉
⒋轶yì
⒈跑,逃亡奔~。逃~。
⒉失,散失,失传亡~。~书(已散失的古书)。~史。
⒊安闲,休息安~。劳~结合。以~击劳,取胜之道也。
⒋超越超~。~群之才。
⒌释放~囚。
详细解释:逸 yi 部首 辶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逸
ease; escape; flee; leisure;
逸
yì
(1)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2)
同本义 [escape]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3)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4)
奔跑 [gallop]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逸,奔也。--《玉篇》
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疾逸道左。--唐·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踊(犹奔跑);逸尘(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逸骑(奔跑的马);逸骏(善奔驰的马);逸驰(犹奔驰);逸象(奔走的象);逸兔(奔走的兔);逸走(奔跑)
(6)
超越 [excel]
亮少有逸群之才。--《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逸才(超人的才智);逸足(比喻才能超越出众的人);逸伦(超越同辈);逸德(马有超群的禀性);逸艺(高超的技艺);逸侪(超过同辈);逸操(高洁的情操);逸品(超越流俗的艺术修养或艺术品);逸珠(稀世难求的珍珠。比喻人有超绝凡常的嘉德);逸格(超越流俗的高尚格调)
(8)
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release]
乃逸楚囚。--《左传》
(9)
又如逸水(犹洪水)
(10)
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retire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
(11)
又如逸士(隐居山林的读书人);逸妻(遁世隐士的妻子);逸迹(犹遁迹。指隐居);逸彦(遁世隐居的才德之士);逸叟(遁世隐居的老人);逸伏(犹隐伏)
(12)
散失,亡失 [be loose]
然则夏后、周公之典逸矣。--柳宗元《时令论上》
(13)
又如逸诗;逸简(散失的简册);逸编(散失的篇章);逸记(散失的记载);逸品(指散失的物品);逸言(散失之言);逸句(散失的文句);逸失(散失;失落)
逸
yì
(1)
闲适;安乐 [leisurely]
民莫不逸。--《诗·小雅·十月之交》笺逸,逸豫也。”
而又不自安恬逸。--《国语·吴语》。注逸,乐也。”
为之者劳,居之者逸。--张衡《东京赋》
国治身逸。--《吕氏春秋·察贤》。注逸,不劳也。”
足以逸身煖骸而矣。--《吕氏春秋·重己》
身安逸乐。--《史记·货殖列传》
能逸而能劳。--宋·苏轼《教战守》
无穷逸致。--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好逸恶劳。--清·黄宗羲《原君》
(2)
又如逸豫(安乐);逸境(安乐闲适的境地)
(3)
疾速 [quick]
良骏逸足。--《文选·傅奕·舞赋》。注逸,疾也。”
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文选·木华·海赋》。注;言出疾也。”
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老残游记》
逸骇(迅疾升起);逸翮(指疾飞的鸟)
(4)
放纵;荒淫 [dissolute]
夫婿乐逸。--唐·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党(荒淫放荡的一伙人);逸遨(放纵遨游);逸游(放纵游乐);逸志(纵欲放荡之志);逸声(淫声)
(6)
美丽 [beautiful]。如逸女(美女);逸丽(犹美丽);逸艳(犹美丽);逸辞(美丽的词藻)
逸荡,逸宕
yìdàng,yìdàng
[dissolute] 放浪不羁
逸荡而歌
逸乐
yìlè
[comfort and pleasure] 安逸享乐
逸民
yìmín
[recluse;hermit] 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逸群
yìqún
[preeminent;excel all others] 超越常人,出众超群
逸散
yìsàn
[vaporize] 因未封闭或封闭不严而散失
防止粉尘逸散
逸史
yìshǐ
[historical records beyond the history] 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散失的史事
逸氏
yìshì
(1)
[hermit(in ancient times)]∶古代称避世隐居不作官的人
(2)
[recluse]∶过隐居或独居生活的人
逸事
yìshì
[anecdote ] 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琐事
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刘知几《史通·杂述》
逸闻
yìwén
[anecdote] 传闻
逸豫
yìyù
[living an easy and confortable life of pleasure] 闲适安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逸致
yìzhì
[leisurely and carefree mood;leisure and mood for enjoyments] 超逸的兴致
闲情逸致
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逸致。幽逸的乐。)--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逸
yì ㄧ╝
(1)
跑,逃跑,逃~。奔~。
(2)
散失~散。~史。~事。~闻。
(3)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
(4)
超过一般超~。~兴(xìng)(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5)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6)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
郑码wrrs,u9038,gbkd2dd
笔画数11,部首辶,笔顺编号35251354454
展开阅读
逸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甫
简单释义:
甫〈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菜苗之形。金文字形,变为从田父声的形声字。本义苗)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用于表字之后
甫,男子美称也。--《说文》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诗·大雅·丞民》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通父”。对男性长辈的通称,犹父老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所当。--《仪礼·士冠礼》
忽兹遇众甫,欲彀羞断弦。--宋·叶适文
又如众甫(各位父老)
通圃”(鎑??)。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甫 fǔ
⒈才,刚刚年~八岁。
⒉〈古〉在男子的名字下面所加的美称,又写作"父"◇来尊称别人的字号叫"台甫"。
甫bǔ 1.见"甫田"。
详细解释:甫 fu 部首 用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07甫
fǔ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菜苗之形。金文字形,变为从田父声的形声字。本义苗)
(2)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用于表字之后 [courtesy name]
甫,男子美称也。--《说文》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诗·大雅·丞民》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明·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4)
通父”(fù)。对男性长辈的通称,犹父老 [elders]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所当。--《仪礼·士冠礼》
忽兹遇众甫,欲彀羞断弦。--宋·叶适文
(5)
又如众甫(各位父老)
(6)
通圃”(pǔ)。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orchard;garden]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诗·小雅·车攻》
甫
fǔ
〈副〉
(1)
方才,刚刚 [just]
瑞抚吴甫半岁。--《明史·海瑞传》
部署甫定而外围合。--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年甫二十;甫愈(刚痊愈);甫至(刚到);甫能(刚刚能)
(3)
开始,起初 [beginning]。如甫当(始终);甫尔(初始)
甫
fǔ
〈形〉
大的 [big]。如甫田(大田);甫甫(大而众多的)
甫
fǔ ㄈㄨˇ
(1)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台~(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
(2)
刚刚,才年~弱冠。惊魂~定。
(3)
大无田~田”(不要去耕大田)。
(4)
姓。
郑码fb,u752b,gbkb8a6
笔画数7,部首用,笔顺编号1251124
展开阅读
甫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