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洛神赋》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魏晋·曹植《洛神赋》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春秋·佚名《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春秋·佚名《小雅·甫田》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春秋·佚名《宾之初筵》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春秋·佚名《崧高》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先秦·屈原《远游》
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唐代·杜甫《登楼》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