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春秋·佚名《鸱鸮》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春秋·佚名《玄鸟》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先秦·屈原《远游》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先秦·屈原《天问》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先秦·屈原《九章》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壹言以为知,壹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唐代·王维《秋夜曲》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唐代·高适《燕歌行》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殷勤理旧狂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典故出处】《洛神赋》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月赋》
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而徒务於诡随匪人,宴安於绝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
魏晋·左思《三都赋》
玮其区域,美其林薮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乐湑衎其方域,列仙集其土地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封域之内,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而释勤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