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族
简单释义: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汉·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
族zú
⒈有一定血统关系的人群之总称家~。宗~。
⒉指民族,种族中华民~『~。满~。
⒊类,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万物百~。芳香~化合物。
⒋灭族(〈古〉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将全家或家族甚至包括母家、妻家的人全都杀死以古非今者~。
族zòu 1.节奏。
族còu 1.十二律中的律名。参见"太族"。
详细解释:族 zu 部首 方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族
a group of thing with common features;clan;family;race;strain;
族
zú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arrowhead]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clan]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surname]
亡秦族矣。--汉·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nationality]。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a hundred families]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species]
士大夫之族。--唐·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tribe]。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knot]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族
zú
(1)
灭族。把 [罪犯的]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execute all family members (of a criminal)]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gather together]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族
zú
(1)
众多 [multitudinous]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族产
zúchǎn
[clan property] 旧指家族公有的财产,如土地、宗祠等
族规
zúguī
[regulations of the clan] 宗法制度下家族的法规,用来约束本家族成员
族类
zúlèi
[of the same clan or race] 指同族或同类
族谱
zúpǔ
[pedigree of a clan] 宗族或家族的谱系
族亲
zúqīn
[relatives of the same clan] 同族的亲属
族权
zúquán
[clan authority;clan power] 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的支配权力,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
族人
zúrén
[clansman] 同宗的人;同一家族的人
族田
zútián
[clan"s field] 旧时指某一个宗族所共有的田地
族长
zúzhǎng
[the head of a clan;clan leader] 一个宗族中行辈、地位最尊的人
族尊
zúzūn
[seniors in a clan] 宗族中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族
zú ㄗㄨˊ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
(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
(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
(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
(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
(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
(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
郑码symm,u65cf,gbkd7e5
笔画数11,部首方,笔顺编号41533131134
展开阅读
族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朔
简单释义: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朔,月一日始苏也。--《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
朔,月初之名也。--《释名》
月言朔。--《白虎通·四时篇》
朔月奠。--《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
朔月辛卯。--《诗·小雅·十月之交》
初,藄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朔参官(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朔望之礼(指初一、十五到祀堂
朔shuò
⒈夏历每月初一十月~。初一谓之~。
⒉北~方。~风吹。
详细解释:朔 shuo 部首 月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朔
new moon; north;
朔
shuò
(1)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2)
同本义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朔,月一日始苏也。--《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
朔,月初之名也。--《释名》
月言朔。--《白虎通·四时篇》
朔月奠。--《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
朔月辛卯。--《诗·小雅·十月之交》
初,藄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朔参官(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朔望之礼(指初一、十五到祀堂祭祀的礼节);朔望之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朔晦(朔日和晦日);朔法(确定朔日的方法);朔数(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朔食(古礼之一。帝王及贵族每月初一所备较平日丰盛的膳食);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4)
朔政,历政,指中国古代帝王每年冬季发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政事于诸侯,诸侯亦于月初告祖庙,受而行之 [calendar policy]
颁告朔于邦国。--《周礼》
(5)
凌晨,清晨 [early morning]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6)
初,始 [beginning]
皆从其朔。--《礼记·礼运》
(7)
北方 [north]
城彼朔方。--《诗·小雅·出车》
平在朔易。--《书·尧典》
朔,北方也。--《尔雅》
(8)
又如朔风凛凛(北风寒冷);朔北(长城以北);朔土(北方地区);朔垂(西北边远地区);朔门(北方边境之地);朔庭(北方异族政权);朔客(北方边地的将领);朔气(北方之寒气);朔野(北方荒野之地);朔雪(北方的雪)
(9)
车辕。一说,车上的旗 [bar]
月之旦为朔,车之輈亦谓之朔,名齐实异,所宜辨也。--《西京杂记》
朔
shuò
(1)
生,出现 [bear]
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
(2)
每月初省视 [visit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on]
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
朔方
shuòfāng
[north] 北方
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书·尧典》
朔风
shuòfēng
[north wind]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袁枚《祭妹文》
朔漠
shuòmò
[desert] 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唐·杜甫《咏怀古踖》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沈括《梦溪笔谈》
朔气
shuòqì
[cold] 寒气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朔日
shuòrì
[the first day of eac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中国农历每月初一
朔望
shuòwàng
[the first and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syzygy]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朔月
shuòyuè
[new moon] 月朔。旧历每月初一
朔
shuò ㄕㄨㄛ╝
(1)
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朔日”和望日”)。
(2)
始皆从其~”。
(3)
北方~方。~漠(北方沙漠地带)。~气。~土。
郑码uazq,u6714,gbkcbb7
笔画数10,部首月,笔顺编号4315233511
展开阅读
朔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