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先秦·屈原《远游》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先秦·屈原《九章》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两汉·贾谊《惜誓》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唐代·王维《桃源行》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代·王维《桃源行》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墱流十二,同源异口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关石之所和钧,财赋之所厎慎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乘时射利,财丰巨万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亦以财雄,翕习边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我非爱其财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无财,不可以为悦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