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春秋·佚名《泉水》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春秋·佚名《桑中》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春秋·佚名《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春秋·佚名《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春秋·佚名《淇奥》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春秋·佚名《氓》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春秋·佚名《有狐》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春秋·佚名《黍离》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春秋·佚名《竹竿》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春秋·佚名《硕鼠》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春秋·佚名《白驹》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春秋·佚名《黍苗》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先秦·屈原《离骚》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唐代·None《杂诗》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典故出处】《三都赋》
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南瞻淇澳,则绿竹纯茂;北临漳滏,则冬夏异沼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既苗既狩,爰游爰豫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知夫苗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春秋·曾子《第四章》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春秋·曾子《第九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春秋·子思《第四章》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春秋·子思《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