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友
简单释义:
友〈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刘开《问说》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职官名。王官之
友yǒu
⒈彼此相好的人朋~。战~。良师益~。分清敌~。〈引〉有相好关系的~邻。~邦。
⒉互爱,相好,亲近~善。相互~爱。~好相处。~谊长存。
详细解释:友 you 部首 又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4友
friend; friendly;
友
yǒu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
同本义 [friend]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刘开《问说》
(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4)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professional officer]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6)
借指兄弟 [brother]。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7)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companion]。如酒友;赌友
(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member of guild,class,school,profession]。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友
yǒu
(1)
互相合作 [cooperate]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2)
结交,与…为友 [be friend]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3)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4)
给予帮助或支持 [help]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友爱
yǒu ài
(1)
[friendly affection;fraternal love]∶兄弟般的或非常亲密的
(2)
[friendship]∶友好亲爱,友善,亲切
互助友爱
友邦
yǒubāng
[friendly state] 友好国家
友道
yǒudào
[moral standard in communication of friends] 朋友交往的准则与道义
友好
yǒuhǎo
(1)
[close friend]∶好友
生前友好
(2)
[cordial;friendly;amicable]∶亲近友善
友好关系
友军
yǒujūn
[friendly forces] 与自己部队协同作战的部队
友情
yǒuqíng
[amity;friendship] 友谊
诚挚的友情
友人
yǒurén
[friend] 指朋友
各界友人
友人便怒。--《世说新语·方正》
友人惭。
友善
yǒushàn
[friendly;amicable;cordial] 朋友之间亲近和睦的
与亮友善。--《三国志·诸葛亮传》
温和,友善,总是那么容易接近,并且爱好社交
友谊
yǒuyì
[friendship;amity] 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
友谊长存
友于
yǒuyú
[brother] 《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朱鲔涉血于友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友
yǒu ㄧㄡˇ
(1)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谊。~情。
(2)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邦。~邻。
(3)
相好,互相亲爱~爱。~善。
郑码gdxs,u53cb,gbkd3d1
笔画数4,部首又,笔顺编号1354
展开阅读
友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桥
简单释义:
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
桥
架桥,修桥
桥(橋)qiáo架在水道上或空中利于通行的建筑物索~。天~。黄河大~。长江大~。立体交叉~。
桥jiāo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憍"。骄傲。参见"桥泄"。
桥jiǎo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裴髎集解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一说即轿。 2.
通"矫"。矫正。 3.通"矫"。伪,虚假。参见"桥言"。 4.通"挢"。翘起;伸出。 5.劲疾。
详细解释:桥 qiao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桥
bridge;
桥
(1)
橋
qiáo
(2)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3)
同本义 [bridge]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4)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5)
器物上的横杆 [beam]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6)
又如鞍桥
(7)
木名 [tree"s name]。如桥梓(桥木和梓木)
桥
(1)
橋
qiáo
(2)
架桥,修桥 [build a bridge]
桥孙水,以通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通矫”。纠正 [correct]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桥以偃蹇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桥
(1)
橋
qiáo
(2)
通乔”。高 [high;tall]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诗·郑风·山有扶苏》
于是桥起。--《庄子·则阳》
桥洞
qiáodòng
[bridge opening] 桥身下的弧形或圆形洞孔;桥梁及涵洞
桥墩
qiáodūn
[bridge pier] 桥梁的主要支承物,桥梁的上部建筑就设置在桥墩之上;可由石、钢、木材或混凝土构成,并建于河底淤泥以下的坚实地基处
桥涵
qiáohán
[bridge and culvert] 桥梁与涵洞的合称
桥接
qiáojiē
[bridge graft] 一种植物嫁接法,其法是一个或数个接穗的一端插入砧木下部,另一端插入砧木上部,被形成层或其它弱点隔开,特别用于跨过伤口(如虫咬坏的)以加强薄弱的或有缺陷的接合处
桥孔
qiáokǒng
[bridge opening] 桥身下的孔洞
桥梁
qiáoliáng
(1)
[bridge]
(2)
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3)
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病理学是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桥楼
qiáolóu
[bridge] 在船舶的弦墙上缘以上伸展并横跨在甲板上的平台
桥门
qiáomén
[portal] 桁架桥每端的头两个主要桁架之间的空间
桥面
qiáomiàn
(1)
[roadway]∶桥梁为车辆所用的部分
(2)
[floor]∶桥梁上可供行走或穿行的地面或平台
桥梁的桥面
桥牌
qiáopái
[bridge] 两个对两个的四人牌戏,种类繁多,都是从旧时傀儡惠斯特等牌戏逐渐发展形成的,共同点是发牌人的同伴亮牌,发牌人可以定将牌或无将牌,对方可以加倍,发牌人可以再加倍
契约桥牌
桥是桥,路是路
qiáo shì qiáo,lù shì lù
[very clear] 比喻区别明显,易于分清
我姓韩的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谁来歪我不成
桥台
qiáotái
[bridge abutment] 位于桥的两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基础构筑物,其作用是把桥梁与路基连接起来
桥头
qiáotóu
[either end of a bridge] 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桥头堡
qiáotóubǎo
(1)
[bridge tower]∶桥上的塔楼(如作支承缆索或防御用)
(2)
[bridgehead]
(3)
在敌岸桥梁、渡口或其附近占领的阵地。用于阻止敌人接近或掩护我军渡河
(4)
为控制桥梁、渡口而构筑的地堡、碉堡或支撑点
桥托
qiáotuō
[bridgework] 一种牙桥或几种牙桥
桥
(橋)
qiáo ㄑㄧㄠˊ
(1)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
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
古同乔”,高。
(4)
古同矫”,正,整。
(5)
姓。
郑码fmgn,u6865,gbkc7c5
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13432
展开阅读
桥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