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先秦·屈原《离骚》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先秦·屈原《九章》
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迫身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岩冈潭渊,限蛮隔夷,峻危之窍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
魏晋·左思《三都赋》
藐藐标危,亭亭峻趾
魏晋·左思《三都赋》
伊兹都之函弘,倾神州而韫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
魏晋·左思《三都赋》
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磐石险峻,倾崎崖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两汉·班固《幽通赋》
复心弘道,惟圣贤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聊弘虑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
两汉·蔡邕《述行赋》
迴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帝典》曰:“克明峻德
春秋·曾子《第二章》
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帝典》曰:“克明峻德
春秋·子思《第二章》
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