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衡
简单释义:
衡〈名〉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糕。--《诗·鲁颂》。毛传糕,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琶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
衡héng
⒈称东西轻重的器具,如秤,天平等。
⒉称,量~其轻重。
⒊评估,考虑,斟酌~量。权~利弊。
⒋平,不偏不倚公正平~。
⒌
详细解释:衡 heng 部首 行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6衡
judge; weigh; weighing apparatus;
衡
héng
〈名〉
(1)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2)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crossbar]
秋而载尝,夏而糕。--《诗·鲁颂》。毛传糕,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琶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3)
车辕前端的横木 [croobar]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4)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5)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ridgepole]。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6)
秤杆,秤 [the graduated arm of a steelyard weighing apparatus]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7)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8)
衡阳的简称 [the hengyang]。如京广线衡广段
(9)
衡山的简称 [hengshan mountain]。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10)
水名♀水的省称 [the hengshui river]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衡渚。--刘义恭《艳歌行》
衡
héng
〈动〉
(1)
称量 [weigh;measure]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2)
衡量;评定 [judge;evaluate]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3)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4)
横亘,横贯 [lie across]。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5)
违逆 [disobey]。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6)
铨选 [select]。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衡
héng
(1)
横行;蛮横。通横” [rude and unreasonable]。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通横”)
(2)
横。与纵”相对 [traverse]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魏学洢《核舟记》
(3)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4)
平正 [fair]。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5)
同横”,梗塞、不顺 [block]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衡量
héngliɑng
(1)
[weigh;measure;judge]
(2)
量度物体的重量和容积
惟衡量之器耳。--《书·五子之歌》
(3)
考虑斟酌事物的轻重得失
衡量得失
衡门深巷
héngmén-shēnxiàng
[primitive and remote place] 衡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喻冷落的巷子。偏僻的地方
衡宇
héngyǔ
[house] 门上横木和房檐,代指房屋
乃瞻衡宇。--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衡
héng ㄏㄥˊ
(1)
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鉴(衡镜)。
(2)
称量~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情度理。
(4)
平,对等平~。均~。
(5)
指北斗星~汉(北斗星和银河)。
(6)
古同横”,纵横。
郑码oirg,u8861,gbkbae2
笔画数16,部首行,笔顺编号3323525121134112
展开阅读
衡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诚
简单释义:
诚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诚 chéng
①真实的(心意)~心~意。
②实在;的确;~然。
【诚笃】诚实真挚。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臣下给皇帝奏章中的套语,表示敬畏之意。形容十分谨慎恐慌不安的样子。有时含讽刺意味。
【诚然】
①实在;的确这本书~可以一读。
②固然(引起下文转折)你说的~有理,但他说的也不为错。
【诚心诚意】实心实意。形容十分诚挚。
【诚挚】诚恳真挚。
诚chéng
⒈真心,不虚伪~实。~挚。~信。真~。~心~意。
⒉确实,的确~然。~说此言。
详细解释:诚 cheng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8诚
(1)
誠
chéng
(2)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3)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4)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5)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6)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诚
(1)
誠
chéng
(2)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4)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诚笃
chéngdǔ
[honest] 诚实真挚
诚服
chéngfú
[be completely convinced] 真诚地信服或顺服;真心地服从或佩服
心悦诚服
诚惶诚恐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with reverence and awe;in fear and trepidatioh] 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诚恳
chéngkěn
[true-hearted;cordiality;in all honesty and sincerety] 多指人的态度真诚恳挚
诚恳地接受批评
诚朴
chéngpǔ
[honest] 真诚而质朴
诚然
chéngrán
(1)
[indeed]∶确实实在
诚然可敬的长者
(2)
[it is true]∶虽然;固然
勇敢诚然可贵,智慧却万不可少
诚实
chéngshí
[honest] 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
诚心
chéngxīn
[whole heartedness] 诚恳的心意
诚意
chéngyì
[sincerity;good faith] 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没有诚意
诚挚
chéngzhì
(1)
[sincere]∶真诚恳切的,敞开胸怀的
诚挚友好的气氛
(2)
[cordial]∶诚恳真挚的
诚挚的接待
诚
(誠)
chéng ㄔㄥˊ
(1)
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
(2)
实在,的确~然。~有此事。
郑码shy,u8bda,gbkb3cf
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45135534
展开阅读
诚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