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春秋·佚名《羔裘》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春秋·佚名《伐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先秦·屈原《天问》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先秦·屈原《离骚》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先秦·屈原《九章》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先秦·屈原《九章》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是时
先秦·屈原《九章》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先秦·屈原《九章》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先秦·屈原《九章》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先秦·屈原《九章》
钜宝迁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两汉·王褒《九怀》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日暮黄昏羌幽悲兮,去郢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河水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两汉·刘向《九叹》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
两汉·刘向《九叹》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原藏而不可迁
两汉·刘向《九叹》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两汉·刘向《九叹》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齐,必有明衣。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西周·姬昌《讼卦》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西周·姬昌《豫卦》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西周·姬昌《随卦》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西周·姬昌《益卦》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神女赋》
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旼々率土,迁善罔匮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奋之则賨旅,玩之则渝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
两汉·班固《幽通赋》
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