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伯
简单释义:
伯
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个盟主,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成相》
又如伯气(霸气)
伯
称霸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详细解释:伯 bo、bai 部首 亻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伯
uncle; earl; count;
伯1
bà
(1)
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chief of feudal princes]
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个盟主,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成相》
(2)
又如伯气(霸气)
伯
bà
称霸 [dominate;tyrannize]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另见 bǎi;bó
伯2
bǎi
(1)
数目。十的十倍 [hundred]
亡(无)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2)
又如仟伯(仟钱和百钱);伯夫(百人。泛指多人)
(3)
百倍。通百” [hundredfold]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4)
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husband"s elder brother]。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另见bó,bà
伯3
bó
(1)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
同本义 [eldest of brothers]
伯,长也。--《说文》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邶风 ·泉水》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官之长曰伯。--《礼记·曲礼下》
千里之外访方伯。--《礼记·王制》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3)
又如伯氏(长兄,哥哥);伯兄(长兄);伯氏(长兄);伯歌季舞(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伯姊(大姐)
(4)
伯父。父亲的哥哥 [father"s elder brother]
汝伯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5)
又如伯舅(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伯叔(伯父叔父);伯娘(伯父的妻子);伯翁(父亲的伯父;丈夫的伯父);伯姑(大姑母)
(6)
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uncle]
将伯助予。--《诗·小雅·正月》
(7)
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husband]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卫风 ·伯兮》
(8)
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local official]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礼记·王制》
(9)
又如伯叔(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伯长(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10)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count]
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1)
又如伯甸(以伯爵而居甸服)
(12)
王覇。通霸” [master]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伯者莫高于齐桓。--《汉书·高帝纪下》
衰则五伯扶其弱。--《汉书·诸侯王表》
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汉书·严安传》
(13)
又如伯余(黄帝的臣子。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伯道(霸道);伯王(霸王)
(14)
姓
另见bǎi
伯伯
bóbo
(1)
[uncle;father"s elder brother] [口]∶对父亲的哥哥的称呼
(2)
[uncle]∶对与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的称呼
张伯伯
伯父
bófù
(1)
[uncle;father"s elder brother]∶父亲的哥哥
(2)
[uncle]
(3)
称呼和父亲同辈而年长的男子
(4)
古代天子称同姓诸侯
伯公
bógōng
(1)
[方]
(2)
[father"s uncle]∶伯祖
(3)
[husband"s uncle]∶丈夫的伯父
伯爵
bójué
(1)
[earl]∶大不列颠的第三等贵族,位于侯爵之下和子爵之上
(2)
[count]∶欧洲的一种贵族称号,在近代是位于侯爵之下,在没有侯爵的国家则位于公爵之下
伯劳
bóláo
[shrike] 鸟,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有的地区叫虎不拉(hǔbulǎ)
伯乐
bólè
[bole,the horse connoiseur] 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伯乐”不但指个人,还可以用于集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唐·韩愈《杂说》
伯母
bómǔ
(1)
[wife of father"s elder brother;aunt]∶伯父的妻子
(2)
[aunt]∶称呼和母亲同辈而年长的妇女
伯婆
bópó
(1)
[方]
(2)
[father"s aunt]∶伯祖母
(3)
[husband"s aunt]∶丈夫的伯母
伯夷
bóyí
[bo yi]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伯岳
bóyuè
[wife"s uncle] 妻子的伯父
伯仲
bózhòng
[elder and younger] 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伯仲叔季
bózhòng-shūjì
[the eldest,second,third and youngest brothers] 弟兄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伯祖
bózǔ
[father"s uncle] 父亲的伯父
伯祖母
bózǔmǔ
[father"s aunt] 父亲的伯母
伯1
bó ㄅㄛˊ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父。~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
(6)
姓。
郑码nnk,u4f2f,gbkb2ae
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2511
uncle;earl;count;
伯2
bǎi ㄅㄞˇ
〔大~子〕丈夫的大哥。
郑码nnk,u4f2f,gbkb2ae
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2511
uncle;earl;count;
伯3
bà ㄅㄚ╝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郑码nnk,u4f2f,gbkb2ae
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2511
展开阅读
伯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庸
简单释义:
庸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同本义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又如无庸讳言;
庸yōng
⒈常,平常的~行之谨。~言之信。
⒉平凡,不高明的平~。~医。~俗。~人自扰。~碌无能。
⒊用无~讳言。
⒋岂,怎么,难道~可弃乎?虽得贤,~必能用之乎?
⒌〈古〉功劳~绩。
⒍〈古〉受雇佣,出卖劳动力的人~耕。~工。
详细解释:庸 yong 部首 广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庸
commonplace; mediocre; second-rate;
庸
yōng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need;adopt]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employ]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盐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be hired]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reward]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庸
yōng
(1)
平常 [commonplace]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mediocre]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
(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5)
庸俗,庸鄙 [vulgar]。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6)
昏庸,庸下 [mediocre and stupid]
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
(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8)
浅陋 [meagre]。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庸
yōng
(1)
功勋 [merit]
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魏源《圣武记》
(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3)
受雇用的人 [hired man]
庸人訾厉。--《管子·入国》
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
(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5)
劳苦 [toil]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
(6)
受雇者的工钱 [wage]
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
(7)
又如庸钱(工资)
(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yong state]
庸蜀之南。--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姓
庸
yōng
(1)
或许,大概 [perhaps]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
(2)
怎么 [how]。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could it be said that…]
庸非昔日之乐。--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知其年之先后。--唐·韩愈《师说》
庸才
yōngcái
[philistine] 指才智平庸或能力低下的人
徒有虚名,乃庸才耳!--《三国演义》
庸常
yōngcháng
[mediocre] 寻常;平庸;平常
庸常之才
庸官
yōngguān
[throttle bottom] 庸庸碌碌、没出息的担任公职的人
庸夫
yōngfū
[philistine] 平庸的人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庸劣
yōngliè
[ordinary and inferior] 平庸低劣
庸劣敬安
庸陋
yōnglòu
[mediocre and meager] 平庸浅陋
人品庸陋
庸碌
yōnglù
[be mediocre and unambitious] 平庸而无所作为
庸碌无能
庸懦
yōngnuò
[mediocre and incompetent] 庸下懦怯
庸懦无能
庸人
yōngrén
[mediocre person;mat;matt] 平常的人
庸人习气
庸人尚羞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庸人所及哉。--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庸人自扰
yōngrén-zìrǎo
[there"s no trouble in the world,only the unenlightened people agitate it] 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新唐书·陆象先传》
庸俗
yōngsú
[vulgar;philistine;low] 平庸粗俗
这人很庸俗
相互吹捧的庸俗的作风
庸医
yōngyī
[quack;charlatan] 医术不高明的医生
为庸医所误
庸中佼佼
yōngzhōng-jiǎojiǎo
[person distinguished from the common run; giant among dwarfs] 庸平凡的人。佼佼特出。指平常人中的特出者
庸
yōng ㄩㄥˉ
(1)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2)
需要无~细述。无~讳言。
(3)
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
(5)
功劳~绩(功绩)。
(6)
古同佣”,雇佣。
郑码tgxl,u5eb8,gbkd3b9
笔画数11,部首广,笔顺编号41351125112
展开阅读
庸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