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豫
简单释义:
豫
(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
同本义
豫,象之大者。--《说文》
豫焉若冬涉川。--《老子》。范应元注豫,象属。”
地名。豫州,古九州之一
指通豫南。--《列子·汤问》
今河南省的简称
姓
豫
假借为娱”。快乐
豫,乐也。--《尔雅》
豫,悦豫也。--《易·豫卦》释文。郑注豫,喜豫说乐之貌也。”
心中和悦谓之豫。--《珠丛》
何问之不豫也?--《庄子·应帝王》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豫 yù
⒈快乐,安乐不~。逸~无期(无期无限度)。逸~亡身。
⒉〈古〉通"预"。预备~则祸不生。
⒊〈古〉通"与"。参加。
⒋河南省的简称。
豫xiè 1.古代州学名。
豫shū 1.舒展,宽舒。
详细解释:豫 yu 部首 豕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5豫
comfort; please;
豫
yù
(1)
(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
(2)
同本义 [big elephant]
豫,象之大者。--《说文》
豫焉若冬涉川。--《老子》。范应元注豫,象属。”
(3)
地名。豫州,古九州之一 [yu prefecture]。其地包括今河南省和湖北省北部
指通豫南。--《列子·汤问》
(4)
今河南省的简称 [henan province]。因古为豫州地而得名
(5)
姓
豫
yù
(1)
假借为娱”。快乐 [happy]
豫,乐也。--《尔雅》
豫,悦豫也。--《易·豫卦》释文。郑注豫,喜豫说乐之貌也。”
心中和悦谓之豫。--《珠丛》
何问之不豫也?--《庄子·应帝王》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注颜色不悦也。”
说豫娩泽。--《荀子·礼论》。注豫,乐也。”
致令皇帝受惊,圣躬不豫,实属罪大恶极。--《痛史》
(2)
又如豫附(心悦诚服而来归附)
(3)
安乐;舒服 [comfortable]
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汉书·成帝纪》
豫
yù
〈动〉
(1)
出游 [go on a sightseeing tour],特指皇上秋日出巡
度秋豫以收成。--张衡《东京赋》
(2)
游乐,嬉戏 [play;sport]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新五代史》
(3)
又如豫怠(逸乐怠惰)
(4)
参与 [take part in]
豫,与與”通。--《正韵》
楚灵会申,亦来豫盟。--《后汉书·乐夷传》
(5)
又如豫政(参与政事)
(6)
同欲” [want]
真像个豫逃兵火的样子。--《洪秀全演义》
豫
yù
〈副〉
(1)
预先,事先。通预” [in advance]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易·系辞下》
(2)
又如豫先(预先,早先);豫言(预先说尚未发生的事);豫防(事先防范);豫见(事情还未发生就预先知道);豫知(预先知晓)
(3)
乐意 [be agreeable to]
将相和则士豫附。--班固《汉书》
豫备
yùbèi
[prepare] 准备,预备
豫备走舸。--《资治通鉴》
豫剧
yùjù
[henan opera] 亦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陕西、山西等地,为梆子腔之一,属河南地方戏曲剧种
豫章
yùzhāng
[tree or camphor tree]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树名。有的记载说即今之樟树
榝楠豫章。--《墨子·公输》
豫
yù ㄩ╝
(1)
欢喜,快乐~附。~游(逸乐嬉游)。不~之色。
(2)
同预”。
(3)
安闲,舒适逸~。
(4)
古同与”,参与。
(5)
中国河南省的别称~剧(亦称河南梆子”)。
郑码xsjg,u8c6b,gbkd4a5
笔画数15,部首豕,笔顺编号545235251353334
展开阅读
豫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桡
简单释义:
桡
曲木;木头弯曲;泛指弯曲
桡,曲木。从木,荛声。--《说文》
栋桡。--《易·大过》
竿木桡。--《列子·汤问》
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考工记·矢人》
又如桡木(曲木。使木弯曲);桡曲(弯曲曲木)
扰动;搅乱
屈服
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又如桡辞(屈服的言词)
屈弱,削弱
上已桡功臣。--《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桡败(挫败);桡折(摧折)
桡
柔弱长艳
桡(橈)ráo
⒈
⒉划船的桨。
桡náo 1.弯曲。 2.谓使弯曲。 3.屈从;屈服。 4.枉屈。 5.扰动;搅乱。 6.干预;冒犯。 7.削弱。 8.顾望。古代军法术浯。 9.见"桡桃"。
详细解释:桡 rao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桡
oar;
桡
(1)
橈
ráo
(2)
曲木;木头弯曲;泛指弯曲 [bend]
桡,曲木。从木,荛声。--《说文》
栋桡。--《易·大过》
竿木桡。--《列子·汤问》
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考工记·矢人》
(3)
又如桡木(曲木。使木弯曲);桡曲(弯曲曲木)
(4)
扰动;搅乱 [disturb]。如桡教(桡乱);桡乱(扰乱,搅乱)
(5)
屈服 [yield]
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6)
又如桡辞(屈服的言词)
(7)
屈弱,削弱 [weaken]
上已桡功臣。--《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史记·留侯世家》
(8)
又如桡败(挫败);桡折(摧折)
桡
(1)
橈
ráo
(2)
柔弱长艳 [tender and nice]
柔桡嫚嫚,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
桡
(1)
橈
ráo
(2)
船桨 [paddle]
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木为资。--《淮南子·主术》
舟人依命,将船放到亭边,停桡稳缆。--《警世通言》
楫谓之桡。--《方言·九》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楚辞·湘君》。王逸注桡,船小楫也。”
(3)
又如桡楫(船桨);桡贩子(受雇为人划桨的船工)
(4)
指小船 [boat]。如桡客(船家);桡姬(船家女)
桡动脉
ráodòngmài
[radial artery] 恰在肘弯下方,肱动脉两个分支中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桡侧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绕过腕的外侧,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进入手掌,形成掌深弓
桡骨
ráogǔ
[radius] 人类前臂靠拇指一边的骨或鱼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前肢的相应部分
桡1
(橈)
ráo ㄖㄠˊ
桨,楫。
〔~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
郑码fhgr,u6861,gbke8e3
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53135
oar;
桡2
(橈)
náo ㄋㄠˊ
(1)
古同挠”,削弱。
(2)
古同挠”,打扰。
郑码fhgr,u6861,gbke8e3
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53135
展开阅读
桡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