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墨
简单释义: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指诗文或书画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
墨mò
⒈书画用的黑色颜料。~汁。也指书画用的各色颜料蓝~水§~水。
⒉黑色或近于黑色~眼镜。~菊花。
⒊写的字或画的画~宝。遗~。
⒋贪污严惩~吏。
⒌〈古〉刑法之一,在面额上刺字后涂上黑色。也叫"黥"。
⒍
墨méi 1.见"墨杘"。
墨mèi 1.毁谤。
详细解释:墨 mo 部首 土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5墨
black;chinese ink;ink;learning;
朱;
墨
mò
(1)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
同本义 [chinese ink,sumi]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庄子·田子方》
史占墨。--《周礼·占人》
致其墨。--《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
(3)
又如墨丸(古墨的一种);墨本(碑帖的拓本);墨工(制墨的工匠);墨妆(脸部以墨化妆);墨路(墨线)
(4)
指诗文或书画 [handwriting or painting]
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扬雄《长杨赋》
(5)
又如墨君竹(墨绘之竹);文墨;遗墨;墨兵(指史书;指书画诗文);墨妙(精妙的文章、书法和绘画);墨帖(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6)
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thread used by carpenters for marking]
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物仰其墨。--《太玄·法》。注谓绳墨也。”
(7)
又如墨斗(木工画直线的工具);墨路(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8)
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tattooing]
墨者,墨其额也。--《白虎通·五刑》
墨罪五百。--《周礼·司刑》。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9)
指墨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九流之一,墨翟所创 [mohist school]。如墨者(墨家的门徒和学者)
(10)
通纆”。绳索 [rope;cord;string]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墨
mò
(1)
黑色 [black]
墨,黑也。--《广雅·释器》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
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墨,黑气也。”
其色墨。--明·魏学洢《核舟记》
俄倾风定云墨色。--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墨绖(黑色的丧服);墨面(形容面容黑瘦);墨玉(黑色玉石);墨衣(黑衣,指丧服);墨灰(黑灰色)
(3)
贪污,不廉洁 [corrupt]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公十四年》
墨者多自免去。--清·张廷玉等《明史》
(4)
又如墨臣(贪赃不法的臣子);墨吏(贪官污吏)
(5)
通默”。不语 [silent;tacit]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墨宝
mòbǎo
(1)
[treasured scrolls of calligraphy or painting]∶珍贵的字画
南唐墨宝堂石也。--《闻见录》
(2)
[your beautiful handwriting]∶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的画
墨斗鱼
mòdǒuyú
[inkfish;cuttlefish] 乌贼的通称
墨盒
mòhé
[ink box for chinese calligraphy or painting] 装有墨汁的小盒,盒中有丝棉或吸水材料吸满墨汁,供毛笔蘸用,比临时研墨方便
墨黑
mòhēi
(1)
[black;very dark]∶很黑;黑暗
乌云翻滚,天墨黑墨黑的
(2)
[ignorant]∶喻对事毫无了解
墨迹
mòjì
(1)
[ink marks]∶用墨留下的残迹
(2)
[somebody"s writing or painting]∶指某人手迹
这是张大千的墨迹
墨家
mòjiā
[mohist school] 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墨子为创始人。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但是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的意志(天志)
墨家流
mòjiāliú
[mohist school] 战国时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翟。这个学派以兼爱”非攻”为本
墨镜
mòjìng
(1)
[sunglasses]∶黑色或墨绿色镜片做的眼镜
(2)
[shades]∶太阳眼镜,带色的太阳镜
墨客
mòkè
[scholar] 旧时指文人
诗人墨客,争讽新篇。--韩愈《祭薛中丞文》
墨吏
mòlì
[corrupt officials] 贪官污吏
墨守成规
mòshǒu-chéngguī
[stick to conventions] 比喻拘泥于成见而不善于机变
墨水
mòshuǐ
(1)
[writing ink]∶供钢笔书写用,一般不褪色(如蓝黑墨水),主要成分为鞣酸或丹宁、硫酸铁,并常加蓝色染料的水中弥散悬液,也包括可洗脱的墨水
(2)
[book learning]∶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他肚子里还有点墨水
墨刑
mòxíng
[(a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tattooing the face] 古代刑罚,在犯人额上刺字并染以墨
墨鸭
mòyā
[osprey;fish hawk;sea eagle] 即鱼鹰
墨鱼
mòyú
[inkfish;cuttle-fish] 乌贼的通称
墨汁
mòzhī
[prepared chinese ink] 用墨加水磨成的汁;也指工业生产的黑色液体,可用来写字、画画
墨
mò ㄇㄛ╝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
(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
(4)
贪污贪~。~吏。
(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
(6)
姓。
(7)
古同默”,缄默。
郑码lkub,u58a8,gbkc4ab
笔画数15,部首土,笔顺编号254312114444121
展开阅读
墨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缘
简单释义:
缘
器物的边沿
低下头去把嘴唇搁在杯缘。--茅盾《蚀·追求》
又如缘石(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缘海(边缘海;沿海,接海);缘边(沿边。指边境)
原故,理由
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沈约《宋书》
因缘;缘分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
言谈大自缘。
画与书法为缘。--蔡元培《图画》
又
画与建
缘yuán
⒈边边~。外~。
⒉沿着,顺着~溪行。
⒊遵循,依照~法而治。
⒋爬,攀附~木而上。攀~。夤~。
⒌人与人的关系人~。血~。
⒍宿命论者指人与人或人与事所谓"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分、有~、机~等等不过是自圆其说。
⒎因为,因由~故。~由。~何至此?
⒏
缘yuàn 1.衣服边上的镶绲;衣服的边。 2.给衣履等物镶边或绲边。
详细解释:缘 yuan 部首 纟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缘
along;edge;predestined relationship;reason;costa;
缘1
(1)
緣
yuán
(2)
器物的边沿 [edge;brink;fringe]
低下头去把嘴唇搁在杯缘。--茅盾《蚀·追求》
(3)
又如缘石(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缘海(边缘海;沿海,接海);缘边(沿边。指边境)
(4)
原故,理由 [cause;reason]
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沈约《宋书》
(5)
因缘;缘分 [lucky chance;lot or luck by which people are brought together;predestined relationship]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
言谈大自缘。
画与书法为缘。--蔡元培《图画》
(7)
又
画与建筑雕刻为缘。
(8)
又如缘悭(无缘分);缘业(姻缘);缘会(缘分);缘契(缘分);缘便(机缘便利);缘悭一面(无缘相见);缘悭分浅(缺少缘分)
缘
(1)
緣
yuán
(2)
因为;由于 [because]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缘土气有早晚。--宋·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缘何(因何,为何);缘坐(因牵连而获罪。同连坐);缘底(因何;为什么)
缘
(1)
緣
yuán
(2)
向上爬,攀援 [climp up]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缘竿(杂技的一种。即爬竿的特技);缘木(爬树);缘心(攀援事物之心);缘竿(杂技中的爬竿节目);缘跻(攀登)
(4)
牵连 [involve]
百姓有罪,皆案之以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隋书·刑法志》
(5)
又如缘坐(连坐。因牵连而获罪);缘累(牵累)
(6)
沿着;顺着 [along]
缘之以方城。--《荀子·议兵》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南畮,泛指农田;畮,通亩”。)--汉·贾谊《论积贮疏》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陶潜《桃花源记》
(7)
又如缘头上脸(借故寻事);缘例(沿袭惯例);缘情体物(顺导性情,描摹物状);缘手(随手;顺手);缘情(因循人情;顺乎人情);缘习(因袭)
缘
(1)
緣
yuán
(2)
因凭借 [depend on]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月而知形可也。--《荀子·正名》
(3)
又如缘私(因公便私,假公济私);缘循(杖物而行,不能自立);缘附(攀附;依附);缘傅(缘附;依附);缘夤(夤缘。攀附上升。指拉拢关系)
另见 yuàn
缘簿
yuánbù
[leaflets of donors used by buddhists] 僧侣化缘的簿
缘分
yuánfèn
[lot or luck by which people are brought together] 机缘。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
却是除了老太太,别的也服侍不来,不晓得前世什么缘分儿。--《红楼梦》
缘故
yuángù
(1)
[cause]∶原故;原因
他到这时候还没来,不知什么缘故
(2)
[reason]∶理由;根据;缘由
将提到产生这一情况的缘故
(3)
[matter]∶事情
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水浒传》
缘木求鱼
yuánmù-qiúyú
[do the impossible as one who climb a tree to catch fish╠a fruitless approach] 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后汉书·刘玄传》
缘绳下降
yuán shéng xià jiàng
[climb down the rope] 在登山运动中,把绳子上端套住山上一个突出的东西,然后缘着绳子下降的动作
缘起
yuánqǐ
[origin;words of reasons] 事情的起因
成立学会的缘起
缘饰
yuánshì
[edge with a lace] 镶边的饰品,修饰
缘丝
yuánsī
[periphysis] 一种不育丝状体,它们在很多子囊壳和其他子实体结构的孔口处排成一列
缘因
yuányīn
[reason] 原因
缘因何在?
缘由
yuányóu
(1)
[reason]∶原因
(2)
[cause]∶缘故;来由
(3)
[way]∶办法;门路
住了十数日,董将士思量出一个缘由。--《水浒传》
缘2
(1)
緣
yuàn
(2)
(形声。从糸(mì),彖(tuàn)声。从糸,与衣物有关。本义古时衣服的边饰)同本义 [hem]
缘,衣纯也。--《说文》
缘谓之纯。--《尔雅》。注衣缘饰也。”
缘广寸半。--《礼记·玉藻》。注饰边也。”
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后汉书》
(3)
又如衣缘(衣边)
缘
(1)
緣
yuàn
(2)
给衣履等物镶边或绲边 [edge with lace;rim with lace,border,etc.]。如缘领(为衣领绲边);缘鞋口(给鞋帮沿边);缘口(绲边;沿条儿);缘缋(镶边绘画。比喻文饰)
另见 yuán
缘
(緣)
yuán ㄩㄢˊ
(1)
因由,因为~由。~何(为何,因何)。~故。~起。
(2)
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分(fèn)。化~。姻~。一面之~。
(3)
沿,顺着~法(沿袭旧法)。~木求鱼。
(4)
边边~。
郑码zzgq,u7f18,gbkd4b5
笔画数12,部首纟,笔顺编号551551353334
展开阅读
缘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