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背绳墨而改错
先秦·宋玉《九辩》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先秦·屈原《离骚》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先秦·屈原《离骚》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先秦·屈原《九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先秦·屈原《九章》
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先秦·屈原《招魂》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先秦·庄忌《哀时命》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两汉·东方朔《七谏》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两汉·东方朔《七谏》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两汉·王逸《九思》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两汉·王逸《九思》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唐代·李商隐《风雨》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唐代·李商隐《隋宫》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代·杜甫《客至》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唐代·韦应物《东郊》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唐代·王维《老将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宋代·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就砚旋研墨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早白发、缘愁万缕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只应花月似欢缘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上垂拱而司契,下缘督而自劝
魏晋·左思《三都赋》
气离坐,倏墨而谢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夤缘山岳之岊,幂历江海之流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是乎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步亹菼与台菌兮,缘层崖而结茎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歠粥,面深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吾闻夷子墨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