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先秦·庄忌《哀时命》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两汉·王逸《九思》
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西周·姬昌《晋卦》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西周·姬昌《晋卦》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西周·姬昌《晋卦》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西周·姬昌《晋卦》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西周·姬昌《晋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代·张旭《桃花溪》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唐代·杜荀鹤《春宫怨》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代·刘昚虚《阙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唐代·王维《西施咏》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唐代·柳宗元《溪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唐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唐代·王维《桃源行》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唐代·王维《桃源行》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清溪奔快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更著溪山襟带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
宋代·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清溪咽
宋代·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系不住、溪桡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今宵独钓南溪雪
宋代·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风赋》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宋代·曾巩《墨池记》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载汉女於后舟,追晋贾而同尘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焦溪涸,汤谷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剑阁铭》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两汉·蔡邕《述行赋》
济西溪而容与兮,息鞏都而后逝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