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约軧错衡,八鸾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春秋·佚名《烈祖》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先秦·屈原《离骚》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先秦·屈原《招魂》
琼轂错衡,英华假只
先秦·屈原《大招》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两汉·贾谊《惜誓》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先秦·庄忌《哀时命》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先秦·庄忌《哀时命》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两汉·东方朔《七谏》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两汉·王逸《九思》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两汉·刘向《九叹》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获而复登
两汉·刘向《九叹》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碕而衡游
两汉·刘向《九叹》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两汉·刘向《九叹》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西周·姬昌《需卦》
六五:贞疾,恒不死。
西周·姬昌《豫卦》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西周·姬昌《恒卦》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西周·姬昌《恒卦》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西周·姬昌《恒卦》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西周·姬昌《恒卦》
上六:振恒,凶。
西周·姬昌《恒卦》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西周·姬昌《益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举头忽见衡阳雁
宋代·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风赋》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魏晋·左思《三都赋》
魏国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
魏晋·左思《三都赋》
观所恒,通其变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石丝竹之恒韵,匏土革木之常调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岫泄云,日月恒翳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结根比景之阴,列挺衡山之阳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甘衡门以宁神兮,詠都人而思归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人恒过,然后能改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