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先秦·屈原《招魂》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三都赋》
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魏晋·左思《三都赋》
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
魏晋·左思《三都赋》
楸梓木兰,次舍甲乙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盖亦明灵之所酬酢,休徵之所伟兆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妄变化而非常,羌见伟于畴昔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
先秦·宋玉《高唐赋》
谲诡奇伟,不可究陈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