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春秋·佚名《宾之初筵》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先秦·屈原《九章》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先秦·屈原《九章》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西周·姬昌《剥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代·王维《相思》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代·杜牧《赠别二首》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神女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
魏晋·左思《三都赋》
驰道周屈於果下,延阁胤宇以经营
魏晋·左思《三都赋》
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军容弗犯,信其果毅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风俗以果为婳,人物以戕害为艺
魏晋·左思《三都赋》
草则藿蒳豆蔻,姜汇非一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果则丹橘馀甘,荔枝之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内果伍员之谋,外骋孙子之奇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蚊对》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六节》
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