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芜城赋》
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答客难》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白藏之藏,富有无堤
魏晋·左思《三都赋》
勇若任城,才若东阿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此之属,繁富夥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而吾子言蜀都之富,禺同之有
魏晋·左思《三都赋》
“富中之甿,货殖之选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
魏晋·左思《三都赋》
侈侈隆富,卓郑埒名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慑鸷鸟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饕餮之群,贪富苟得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贵贱贫富,不可求兮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两汉·祢衡《鹦鹉赋》
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先秦·屈原《卜居》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先秦·屈原《离骚》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先秦·屈原《九章》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两汉·东方朔《七谏》
遭桓缪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美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西周·姬昌《小畜卦》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西周·姬昌《泰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西周·姬昌《谦卦》
六四:富家,大吉。
西周·姬昌《家人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唐代·李商隐《贾生》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唐代·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唐代·韩愈《石鼓歌》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唐代·韩愈《石鼓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陆机雄才岂自保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眼波才动被人猜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人亦孰不欲富贵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七节》
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七节》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封之有庳,富贵之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五节》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五节》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二节》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七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