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贝
简单释义:
贝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贝壳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古代货币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
贝 bèi
①软体动物的总称。特指有介壳的软体动物。如蚌、蛤蜊等。
②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③姓。
【贝雕】用贝壳雕刻或镶嵌成的工艺品。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大师,最负盛名的近代音乐家之一。信仰共和,崇敬英雄,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革命气息。艺术上大胆创新,极大地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体裁得到充分运用,继承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英雄》、《命运》、《悲怆》、《月光》等。
【贝尔】(1847-1922)即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电话发明者。生于英国爱丁堡,后移居加拿大,再移居美国。1873-1877年担任波士顿大学生理学。1876-年3月10日发明电话。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首都。也是塞尔维亚首府。位于东北部、萨瓦河同多瑙河交汇处。面积182平方公里。是全联邦的重要水、陆、空交通枢纽。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位于苏联东西伯利亚南部。平均深730米,最深达1620米。面积3.15万平方公里〓面海拔456米。淡水湖。水生动物种类繁多。
【贝克莱】(1685-1753)世纪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感觉或观念是唯一的实在。主要著作有《人类知识原理》、《视觉新论》等。
【贝朗瑞】(1780-1857)法国诗人。写有《洪水》、《主教和诗人》等诗篇,欢呼革命,抨击反动者。
【贝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条形,花被黄绿色,下垂钟形。鳞茎入药,有祛痰止咳作用。种类多。如四川的川贝母、东北的平贝母、新疆的伊贝母等。
【贝宁】全称贝宁共和国。位于西非东南部。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459万(1989),有46个部落,主要是芳族、约鲁巴族。居民中约65%信奉原始宗教。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芳语、约鲁巴语。首都波多诺伏。
【贝宁雕塑】贝宁是西非的古国,位于今尼日利亚境内,有过高度的文明史。贝宁雕刻有铜塑和泥塑像。其作风写实而富有装饰性,造型洗练完美,显示出非洲黑人的高度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
【贝希斯顿铭文】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建立的记功石刻。用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3 种楔形文字刻在古都埃克巴坦那西南的贝希斯顿崖石上。是研究古波斯帝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详细解释:贝 bei 部首 贝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4贝
shellfish;cowrie;
贝
(1)
貝
bèi
(2)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3)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shellfish]
(4)
贝壳 [shell]
(5)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6)
古代货币 [tortoise coin]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志》
(7)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
(8)
锦上的贝形花纹 [shellfish-like pattern]。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
(9)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leaf]。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贝书(贝叶书。佛经)
(10)
贝尔的简称 [bel(缩写b,b)]
(11)
姓
贝雕
bèidiāo
[scrimshaw;shell work] 用贝壳、鲸牙或海象牙之类制成的装饰品
贝多芬
bèiduōfēn
[beethoven]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作曲家,他集古典派之大成,又开了浪漫派的先河,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曲九部,钢琴奏鸣三十二首,还有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等
贝壳
bèiké
(1)
[shell]∶贝类的外表硬壳
(2)
[conchylium]∶软体动物的壳
(3)
[shuck]∶牡蛎或蛤的外壳
贝勒
bèilè
(1)
[beile] 全称多罗贝勒”。满语,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逾急。--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
[阎]见贝勒,挺立不屈。
贝母
bèimǔ
[fritillary]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贝斯开湾
bèisīkāi wān
[biscayne bay] 大西洋的一部分,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之间。一般译为比斯开湾
贝
(貝)
bèi ㄅㄟ╝
(1)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
(2)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壳。~雕。
(3)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4)
姓。
郑码lo,u8d1d,gbkb1b4
笔画数4,部首贝,笔顺编号2534
展开阅读
贝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莱
简单释义:
莱
(形声。从苃,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草名,又名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郊外休耕的田
古国名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莱
长满杂草
莱(萊)lái
⒈藜。
⒉[莱菔]萝卜~菔子可供药用。
详细解释:莱 lai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莱
(1)
萺
lái
(2)
(形声。从苃,来声。本义草名。即藜)
(3)
草名,又名藜 [lamb"s-quarters]。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
莱,蔓华也。--《说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4)
郊外休耕的田 [unrotated land]。如莱田(荒地)
(5)
古国名 [lai state]。今山东省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如莱夷(古国名。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
(6)
姓
莱驹为右。(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莱
(1)
萺
lái
(2)
长满杂草 [overgrow with weeds]
莱五十亩。--《周礼·遂人》
莱,野也。--《越绝书·吴内传》
田卒污莱。--《诗·小雅·十月之交》
(3)
除草 [weed]
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周礼·地官·山虞》
莱茵河
láiyīn hé
[rhine river] 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欧洲最大的水运动脉。源出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上游为高山型河流,春夏融冰化雪时水量增多,中游多支流,有春讯,下游冬雨较多,全年水量稳定。以鲁尔工业区与荷兰内河航运网之间的水运最为繁忙
莱
(萺)
lái ㄌㄞˊ
(1)
藜。
(2)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菔〕萝卜的别称。
郑码ebkv,u83b1,gbkc0b3
笔画数10,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431234
展开阅读
莱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