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春秋·佚名《兔罝》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春秋·佚名《伐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先秦·屈原《离骚》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两汉·王逸《九思》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唐代·秦韬玉《贫女》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典故出处】《鵩鸟赋》
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峭格周施,罿罻普张
魏晋·左思《三都赋》
猩猩啼而就禽,笑而被格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致知在格物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春秋·曾子《第六章》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春秋·曾子《第六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致知在格物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春秋·子思《第六章》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春秋·子思《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