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瑞
简单释义:
瑞
(形声。从玉,聑声)声。本义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
同本义
瑞,以玉为信也。--《说文》
掌玉瑞器之藏。--《周礼·典瑞》。注;符信也,人执以见曰瑞。”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周礼·小行人》
以圭为瑞。--《礼记·礼器》
司马请瑞。--《左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瑞珪(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瑞节(玉节;瑞与节);瑞令(符命);瑞玉(玉制信物)
吉祥的事物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为圣母来矣。--《论衡·指瑞》
又如瑞桢(吉祥)
征兆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瑞ruì
⒈迷信者所谓的"吉凶预兆"自己认为是嘉~,就是嘉~。不吉之~。特指吉兆,吉利的~气。~雪兆丰年。
⒉〈古〉用作凭证的玉器。
详细解释:瑞 rui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3瑞
lucky;
瑞
ruì
(1)
(形声。从玉,聑(zhuān)声。本义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
(2)
同本义 [jade used as tally]
瑞,以玉为信也。--《说文》
掌玉瑞器之藏。--《周礼·典瑞》。注;符信也,人执以见曰瑞。”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周礼·小行人》
以圭为瑞。--《礼记·礼器》
司马请瑞。--《左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瑞珪(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瑞节(玉节;瑞与节);瑞令(符命);瑞玉(玉制信物)
(4)
吉祥的事物 [auspicious thing]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为圣母来矣。--《论衡·指瑞》
(5)
又如瑞桢(吉祥)
(6)
征兆 [omen]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
(7)
又如祥瑞
(8)
古州名 [rui prefecture]
(9)
唐州名。故治在今辽宁省绥中县北
(10)
宋州名。故治在今江西省高安县
(11)
姓
瑞
ruì
(1)
吉祥,吉利 [auspicious;lucky;propitious]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2)
又如瑞雪霏霏;瑞应(祥瑞的感应);瑞星(吉祥之星);瑞相(吉祥的征兆);瑞物(吉祥之物);瑞光(吉祥之光);瑞日,瑞月(象征吉祥的日、月);瑞兽(象征吉祥之兽);瑞露(象征吉祥之露)
瑞霭
ruì ǎi
[auspicious pink clouds] 吉祥的云气
瑞金
ruìjīn
[ruijin] 江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南边境,面积2421平方公里,人口45万。境内大部为山区丘陵,以种水稻为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
瑞气
ruìqì
[auspicious sign] 吉祥之气
霞光瑞气
瑞签
ruìqiān
[slips of paper with auspicious words on them] 上面写着吉利话的红纸条,在春节期间张贴
瑞霞
ruìxiá
[auspicious pink clouds] 吉祥的彩霞
瑞香
ruìxiāng
[winter daphne(daphne odora)] 一种常绿灌木,椭圆形叶,有光泽,花淡红色,有香气。供观赏,根皮可入药
瑞雪
ruìxuě
[timely snow;auspicious snow] 应时的好雪
瑞雪兆丰年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水浒传》
瑞雪霏霏
ruìxuě-fēifēi
[auspicious snow]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
瑞
ruì ㄖㄨㄟ╝
(1)
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玉(诸侯朝见帝王时所执玉器的统称)。~节。~符。
(2)
吉详,好预兆~气。~芝。~签。~雨。祥~。
(3)
姓。
郑码clgl,u745e,gbkc8f0
笔画数13,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252132522
展开阅读
瑞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梵
简单释义:
梵〈形〉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同本义
梵,即苖之俗体。--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梵 fàn
⒈梵文"梵摩"的简称,意义是清静,寂静。
⒉与佛教有关的~宫。~刹。
⒊
【梵文】〈古〉印度的一种语言文字。
详细解释:梵 fan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梵
fàn
〈形〉
(1)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lush]
梵,即苖之俗体。--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3)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quiet]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4)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5)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6)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t]。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梵
fàn
〈动〉
诵经 [patter]。如梵响(梵声,念佛诵经之声);梵诵(佛教诵经);梵呗(梵音,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梵
fàn
〈名〉
(1)
诵经声 [patter]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宋·王安石《游钟山四首》
(2)
姓
梵刹
fànchà
[buddhist temple] 佛寺;寺院
梵教
fànjiào
[brahmoism]梵社的教义和实践
梵语,梵文
fànyǔ,fànwén
[sanskrit]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梵
fàn ㄈㄢ╝
关于古代印度的~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郑码ffqd,u68b5,gbke8f3
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34354
展开阅读
梵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