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南北朝·江淹《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先秦·宋玉《神女赋》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先秦·宋玉《神女赋》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意者尚有遗行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而子大夫之贤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丽皇极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由此言之,天下孰尚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两汉·枚乘《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两汉·枚乘《七发》
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终诗卒曲,尚馀音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久为滞客,其意谓何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春秋·佚名《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春秋·佚名《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春秋·佚名《兔爰》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春秋·佚名《著》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先秦·屈原《卜居》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
先秦·屈原《远游》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先秦·屈原《天问》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先秦·屈原《天问》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先秦·宋玉《九辩》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先秦·宋玉《九辩》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先秦·宋玉《九辩》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先秦·宋玉《九辩》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先秦·宋玉《九辩》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先秦·宋玉《九辩》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先秦·屈原《九章》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先秦·屈原《九章》
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
先秦·屈原《招魂》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先秦·屈原《大招》
临中国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两汉·贾谊《惜誓》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两汉·东方朔《七谏》
身去兮意存,怆恨兮怀愁
两汉·王褒《九怀》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两汉·王逸《九思》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两汉·刘向《九叹》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两汉·刘向《九叹》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于《九章》
两汉·刘向《九叹》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壹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西周·姬昌《小畜卦》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西周·姬昌《泰卦》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西周·姬昌《蛊卦》
《坎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西周·姬昌《坎卦》
六五: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
西周·姬昌《震卦》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西周·姬昌《丰卦》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西周·姬昌《节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代·李白《送友人》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唐代·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唐代·李商隐《春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唐代·王维《送别》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唐代·杜甫《佳人》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唐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唐代·张九龄《幽人归独卧》
(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销愁 一作 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唐代·韩愈《石鼓歌》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唐代·韩愈《石鼓歌》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唐代·韩愈《石鼓歌》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唐代·韩愈《石鼓歌》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唐代·王昌龄《塞下曲》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代·李白《将进酒》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唐代·李白《蜀道难》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代·杜甫《兵车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代·杜甫《丽人行》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代·孟郊《游子吟》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代·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酒意诗情谁与共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燕辞归、客尚淹留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谁会凭栏意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说情说意
宋代·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短雨残云无意绪
宋代·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怅恨不逢如意酒
宋代·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梦回情意悄
宋代·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此心与、东君同意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寒侵被、尚未知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宋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淡然春意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宋代·None《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少年有意伏中行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今天下地醜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是尚友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孟子曰:“尚志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曰:“何谓尚志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一章》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春秋·曾子《第七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七章》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一章》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春秋·子思《第七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七章》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