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春秋·佚名《十月之交》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春秋·佚名《小毖》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先秦·屈原《远游》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先秦·屈原《离骚》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先秦·屈原《离骚》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先秦·屈原《九章》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先秦·屈原《九章》
大苦醎酸,辛甘行些
先秦·屈原《招魂》
江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
两汉·王褒《九怀》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神女赋》
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乾坤交泰而絪缊,嘉祥徽显而豫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匪朴匪,去泰去甚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令斯民睹泰阶之平,可比屋而为一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习蓼虫之忘辛,玩进退之惟谷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否泰之相背也,亦犹帝之悬解,而与桎梏疏属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甘蔗辛姜,阳蓲阴敷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岂忆同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