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苞
简单释义:
苞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同本义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马兰)、菥(麦的一种)、苞、荔(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又如含苞未放
草木的根或茎干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
苞 bāo
①包着花蕾的小叶片含~欲放。
②草木茂盛竹~松茂。
苞páo 1.匏瓜。
详细解释:苞 bao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苞
bud;
苞
bāo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bulrush]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马兰)、菥(sī,麦的一种)、苞、荔(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bract]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root or stem]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苞
bāo
(1)
草木茂盛,丛生 [growingin profusion]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苞
bāo
通包”。包裹;怀抱 [wrap up;surround]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苞谷
bāogǔ
[indian corn;maize] [方]∶玉米
苞米
bāomǐ
[indian corn;maize] [方]∶玉米
苞片
bāopiàn
(1)
[bract]∶与一株植物的生殖结构联合在一起的稍微变质的叶
(2)
[husk]∶包玉米穗的叶子
苞
bāo ㄅㄠˉ
(1)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片‖~待放。
(2)
茂盛竹~松茂。
郑码ery,u82de,gbkb0fa
笔画数8,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5515
展开阅读
苞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宜
简单释义:
宜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宜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宜yí
⒈适当,合适适~。因地制~。
⒉应该,应当事不~迟。~粗不~细。
⒊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
详细解释:宜 yi 部首 宀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宜
appropriate; ought to; should; suitable;
宜
yí
(1)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fitting; suitable]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宜
yí
(1)
煮熟可吃的肉 [meat dishes;cook]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sacrificial god]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matter]
(4)
丰收 [harvest]。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law;moral standard]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yì)∠理的道理、行为 [just]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宜
yí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should]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宜
yí
(1)
当然 [certainly]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2)
大概 [almost]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宜人
yírén
[pleasant;delightful] 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温和宜人的夏夜
宜于
yíyú
[to be suitable] 适合于某一方面
这里景色优美,宜于游览
宜
yí ㄧˊ
(1)
适合,适当~人。~于∠~。权~。适~。相~。
(2)
应该,应当事不~迟。
(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
(4)
姓。
郑码wdlc,u5b9c,gbkd2cb
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25111
展开阅读
宜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