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先秦·屈原《招魂》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唐代·李商隐《凉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唐代·张籍《没蕃故人》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唐代·李商隐《隋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代·杜甫《野望》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唐代·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南北各天涯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一从别后各天涯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三都赋》
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魏晋·左思《三都赋》
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
魏晋·左思《三都赋》
楸梓木兰,次舍甲乙
魏晋·左思《三都赋》
澶湉漠而无涯,牜怱有流而为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