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煜
简单释义:
煜
(形声。从火,昱声。本义照耀) 同本义
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太玄·元告》
煜
光耀;明亮
煜煜
煜yù
⒈照耀。
⒉火焰。
详细解释:煜 yu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3煜
yù
(形声。从火,昱(yù)声。本义照耀) 同本义 [shine]
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太玄·元告》
煜
yù
光耀;明亮 [bright]。如煜明(光亮);煜烁(光辉灿烂);煜炜(光彩华盛貌);煜熠(光明织盛);煜耀(光彩照射)
煜煜
yùyù
[bright] 明亮的样子
煜
yù ㄩ╝
(1)
照耀日以~乎昼,月以~乎夜”。
(2)
火焰飞烽戢~而泱漭”。~熠。
〔~~〕明亮的样子,如岭上疏星明~~”。
郑码uoks,u715c,gbkeccf
笔画数13,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251141431
展开阅读
煜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峨
简单释义:
峨
(形声。从山,我声。本义山势高峻。常峨峨”连用)泛指高大
峨,嵯峨也。--《说文》
峨,高也。--《广雅·释诂四》
冠浮云之峨峨。--《楚辞·惜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明·魏学洢《核舟记》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峨然(高貌);峨巍(高魇样子);峨舸(高大的船);峨冠(高的冠冕);峨冕(高冠)
峨峨
峨冠博带
峨é高。巍峨。
峨 é 亦作"峨"。
①山势高峻。
②引申为卓然特立。参见"峨然"。
③矗起,高耸。
④峨眉山的省称
【峨弁
① 亦作"峨弁"。
②武官戴的高冠。
【峨岷】峨眉山与岷山的并称。
【峨冠】
① 亦作"峨冠"。
② 高冠。
【峨冠博帶】高冠和阔衣带。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装束。
【峨眉寶光】人背对太阳立于山顶,前方云层或雾层上出现的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因四川省峨眉山上最常见,故名。也称佛光。参见"峨眉"。
【峨峨】
①亦作"峨峨"。
②高貌。
③盛壮,盛美。
【峨眉】也写作峨嵋﹑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岷山绵延而来
,突起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匚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山东
﹑河南﹑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峨峨洋洋】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鎟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峨湯湯】
① 亦作"峨峨湯湯"。
②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峨冕】
①亦作"峨冕"。
②高冠。古代大夫以上所服。亦指戴高冕;受爵赏。
【峨舸】
①亦作"峨舸"。
②高大的船。
【峨嵋】即峨眉。
【峨然】
①高貌。
②卓然特立貌。
【峨髻】高高的发髻。
【峨巌】
①亦作"峨巌"。
②高大貌。亦以形容文笔挺拔。
【峨阨】
①亦作"峨阨"。
②高大的宫阙。
【峨巍】
①亦作"峨巍"。
② 高大貌。
【峨鬟】
①亦作"峨鬟"。
②高高的环形发髻。
详细解释:峨 e 部首 山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峨
high mountain;
峨
(1)
峩
é
(2)
(形声。从山,我声。本义山势高峻。常峨峨”连用)泛指高大 [lofty;towering]
峨,嵯峨也。--《说文》
峨,高也。--《广雅·释诂四》
冠浮云之峨峨。--《楚辞·惜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明·魏学洢《核舟记》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明·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峨然(高貌);峨巍(高魇样子);峨舸(高大的船);峨冠(高的冠冕);峨冕(高冠)
峨峨
é é
(1)
[high]∶山体高大陡峭
(2)
[tall and impressive (appearance) ]∶态度庄重严肃
峨冠博带
éguān-bódài
[high cap and wide belt] 高冠阔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
峨眉山,峨嵋山
éméi shān,éméi shān
[mount emei(mount omei)] 中国四川省中南部,乐山市西方48公里的一座山,是佛教圣地和风景区,有三个山峰,主峰3099米,山崖陡峭,山顶和山腰上有许多神庙和宝塔
峨
é ㄜˊ
高~~。~冠博带。巍~。嵯~。
〔~嵋〕山名,在中国四川省。亦作蛾眉”。
郑码llmh,u5ce8,gbkb6eb
笔画数10,部首山,笔顺编号2523121534
展开阅读
峨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