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卓
简单释义: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卓,高也。--《说文》
十日卜为卓。--《续汉书·五行志》
如有所立,卓尔。--《论语》
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论衡》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不胶者卓矣。--汉·扬雄《法言》
又如卓荦不羁(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卓尔独行(超越众人);卓夺(作出高明的决断);卓殊(卓越,特异);卓逸(卓越超绝)
高远;遥远
卓行殊远而粮不绝。--《汉书·霍去病传》
卓如日月。
卓zhuó
⒈高,高超,不平凡~见。~识。~绝。~著。~越。~有成效。
⒉〈古〉远~行。
⒊高且直~立。~尔不群。
卓zhuō 1.高超;超绝。 2.遥远。 3.建立;竖立。 4.停;停留。 5.谓以所执之物竖向叩击。 6.谓一物穿插在另一直立之物上。 7.桌子。今作桌﹑棹。 8.正;当。参
见"卓午"。 9.见"卓勺"。 10.着实,确实。 11.姓。战国楚有卓滑,见《战国策.楚策四》。
详细解释:卓 zhuo 部首 十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8卓
eminent; outstanding; tall and erect;
卓
zhuó
(1)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2)
同本义 [distinguished;outstanding]
卓,高也。--《说文》
十日卜为卓。--《续汉书·五行志》
如有所立,卓尔。--《论语》
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论衡》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不胶者卓矣。--汉·扬雄《法言》
(3)
又如卓荦不羁(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卓尔独行(超越众人);卓夺(作出高明的决断);卓殊(卓越,特异);卓逸(卓越超绝)
(4)
高远;遥远 [far-away]
卓行殊远而粮不绝。--《汉书·霍去病传》
卓如日月。--《后汉书·祭遵传》
必有卓诡切至。--《汉书·刘辅传》
使卓然可观。--《汉书·成帝纪》
(5)
又如卓远(遥远);卓望(远望);卓卓(高远的样子);卓行(远行);卓阔(高远广大)
(6)
正中 [middle]。如卓午
(7)
独特 [special]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庄子》
(8)
直立 [erect]
王英两脚蹬空,头盔倒卓,撞下马来。--《水浒传》
(9)
又如卓坚(直立);卓笔(直立的笔);卓锥(立锥)
卓
zhuó
(1)
白额的马 [white-fronted horse]
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中庭西上奠币,再拜稽首。--《仪礼》
(2)
姓
卓文君『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
卓
zhuó
(1)
建立;竖立 [erect]
僧于言下大悟。遂云,某甲自今已后,向无人烟处卓个草庵。--《古尊宿语录》
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卓肩(耸着肩膀);头盔倒卓;卓地(直立于地)
(3)
停;停留 [stay]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唐·温庭筠《思帝乡》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五代·薛昭蕴《浣溪沙》
卓拔
zhuóbá
[outstanding] 卓越超群
卓拔的才能
卓尔
zhuóěr
[erecting] 高高直立的样子。多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及成就超越寻常,与众不同
如有所立卓尔。--《论语·子罕》
功效卓尔。--《薛宣传》
卓尔不群
zhuó ěrbùqún
[unmatched;stand alone above others] 高明杰出,不同凡响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汉书·景十三王传赞》
卓见
zhuójiàn
[brilliant opinion] 精深的见地
卓绝
zhuójué
[unsurpassed] 达到极限,高出一切
卓立
zhuólì
(1)
[stand firm]∶高高站立
卓立于世界
(2)
[firm]∶坚定不动摇
卓荦
zhuóluò
(1)
[outstanding] 卓越,突出
卓荦诸夏,兼其所有。--班固《两都赋》
博闻强记,奇异卓荦。--《三国志·陈矫传》
(2)
也作卓跞”
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孔融《荐弥衡表》
卓然
zhuórán
[outstanding;superior] 卓越;突出
卓识
zhuóshí
[brilliant ideas] 高超的见识
卓特
zhuótè
[outstanding] 卓越独特
卓特的风貌
卓异
zhuóyì
[outstanding] 高出于一般;出众
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卓越
zhuóyuè
[outstanding;brilliant;remarkable] 高超出众
卓越的成就
卓著
zhuózhù
[outstanding] 突出显著
功效卓著
卓
zhuó ㄓㄨㄛˊ
(1)
超高,超,不平凡~见。~然。~越。~著。~绝。~异。
(2)
姓。
郑码idke,u5353,gbkd7bf
笔画数8,部首十,笔顺编号21251112
展开阅读
卓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之
简单释义: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详细解释:之 zhi 部首 丿 部首笔画 01 总笔画 03之
go; leave; of; somebody; something; this;
之
zhī
(1)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之
zhī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
zhī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
zhī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之后
zhīhòu
(1)
[after]∶紧接在…时以后
作出安排之后,我们就照着办
(2)
[behind]∶在…后面
房屋之后有棵大樟树
(3)
[afterwards]∶然后
之后他又给我来过两封信
之乎者也
zhī-hū-zhě-yě
[archaism;literary jargons]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虚词,现在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与迂腐的书呆子气
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之流
zhīliú
[suchlike]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
往往不是一位贵族,而是一个流浪汉之流的人
之前
zhīqián
[before] 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
吃饭之前要洗手
之字路
zhīzìlù
[switchback;curve in a road] 山区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径
旅行者爬上一些易爬的之字形路
之
zhī ㄓˉ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郑码wa,u4e4b,gbkd6ae
笔画数3,部首丿丶,笔顺编号454
展开阅读
之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