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春秋·佚名《时迈》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春秋·佚名《闵予小子》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先秦·屈原《远游》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先秦·屈原《离骚》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先秦·屈原《招魂》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西周·姬昌《艮卦》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神女赋》
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魏晋·左思《三都赋》
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
魏晋·左思《三都赋》
楸梓木兰,次舍甲乙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时东鳀即序,西倾顺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