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先秦·屈原《卜居》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先秦·屈原《远游》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先秦·宋玉《九辩》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
先秦·宋玉《九辩》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先秦·屈原《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先秦·屈原《离骚》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先秦·屈原《离骚》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先秦·屈原《离骚》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先秦·屈原《离骚》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先秦·屈原《离骚》
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先秦·屈原《九章》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先秦·屈原《九章》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先秦·屈原《九章》
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先秦·屈原《九章》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两汉·贾谊《惜誓》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两汉·东方朔《七谏》
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两汉·王褒《九怀》
纫蕙兮永辞,将离兮所思
两汉·王褒《九怀》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两汉·刘向《九叹》
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蓠之婓婓
两汉·刘向《九叹》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两汉·刘向《九叹》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两汉·刘向《九叹》
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两汉·刘向《九叹》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唐代·杜甫《春宿左省》
何因不归去
唐代·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唐代·王维《酬郭给事》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唐代·张九龄《幽人归独卧》
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唐代·杜甫《古柏行》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唐代·王维《桃源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远信还因归燕误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风赋》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由重山之束厄,因长川之裾势
魏晋·左思《三都赋》
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素因遇立,污随染成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王因幸之
先秦·宋玉《高唐赋》
秋兰茝蕙,江离载青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人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