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春秋·佚名《小星》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春秋·佚名《小星》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春秋·佚名《淇奥》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春秋·佚名《女曰鸡鸣》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春秋·佚名《绸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春秋·佚名《秦风·无衣》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春秋·佚名《东门之杨》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春秋·佚名《常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先秦·屈原《远游》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先秦·屈原《远游》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先秦·屈原《远游》
列星安陈
先秦·屈原《天问》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先秦·屈原《天问》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先秦·屈原《天问》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先秦·宋玉《九辩》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先秦·宋玉《九辩》
今修饰而窥镜兮,後尚可以竄藏
先秦·宋玉《九辩》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
先秦·宋玉《九辩》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先秦·屈原《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先秦·屈原《离骚》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先秦·屈原《离骚》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先秦·屈原《离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先秦·屈原《离骚》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先秦·屈原《离骚》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先秦·屈原《离骚》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先秦·屈原《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先秦·屈原《离骚》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先秦·屈原《离骚》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先秦·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秦·屈原《离骚》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先秦·屈原《离骚》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先秦·屈原《离骚》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先秦·屈原《离骚》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先秦·屈原《离骚》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先秦·屈原《离骚》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先秦·屈原《离骚》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先秦·屈原《九章》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先秦·屈原《九章》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先秦·屈原《九章》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先秦·屈原《九章》
入修门些
先秦·屈原《招魂》
姱容修态,絚洞房些
先秦·屈原《招魂》
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
先秦·屈原《招魂》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先秦·屈原《大招》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先秦·庄忌《哀时命》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两汉·东方朔《七谏》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两汉·东方朔《七谏》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两汉·东方朔《七谏》
谬谏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两汉·东方朔《七谏》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
两汉·王褒《九怀》
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两汉·王褒《九怀》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两汉·王逸《九思》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两汉·刘向《九叹》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两汉·刘向《九叹》
曳彗星之皓旰兮,抚朱爵与鵔鸃
两汉·刘向《九叹》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两汉·刘向《九叹》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两汉·刘向《九叹》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为命,脾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唐代·西鄙人《哥舒歌》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唐代·李商隐《嫦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代·杜牧《秋夕》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代·杜甫《阁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代·杜甫《阁夜》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代·杜甫《佳人》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唐代·李颀《琴歌》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唐代·韩愈《石鼓歌》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唐代·王维《老将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鬓已星星也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云澹星疏楚山晓
宋代·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惊物换,叹星移
宋代·吴文英《醉桃源·赠卢长笛》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魏晋·曹植《洛神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魏晋·曹植《洛神赋》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庐陵欧阳修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揆日晷,考星耀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有风雨之好,人有异同之性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其经略,上当星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
魏晋·左思《三都赋》
精若燿星,声若云霆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数军实乎桂林之苑,飨戎旅乎落星之楼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魏晋·左思《三都赋》
擢修干,竦长条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贿货山积,纤丽星繁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图修世以休命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
先秦·宋玉《高唐赋》
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不倾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
两汉·班固《幽通赋》
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北征赋》
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两汉·蔡邕《述行赋》
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一节》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春秋·曾子《第一章》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春秋·曾子《第一章》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春秋·曾子《第八章》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春秋·曾子《第八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曾子《第九章》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九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春秋·子思《第一章》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春秋·子思《第一章》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春秋·子思《第八章》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春秋·子思《第八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子思《第九章》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