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朗
简单释义:
朗〈形〉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朗,明也。--《说文》
高朗令终。--《诗·大雅·既醉》
其圣能光远宣朗。--《国语·楚语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赋》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潜《桃花源记》
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朗白(明亮发白);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朗鉴(明鉴);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净(明净);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气壮)
声音清晰响亮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又如
朗lǎng
⒈明亮明~。晴~的天。突然开~。
⒉声音响亮~读。~咏。
详细解释:朗 lang 部首 月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朗
bright; loud and clear;
朗
lǎng
〈形〉
(1)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light;bright]
朗,明也。--《说文》
高朗令终。--《诗·大雅·既醉》
其圣能光远宣朗。--《国语·楚语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赋》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潜《桃花源记》
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朗白(明亮发白);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朗鉴(明鉴);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净(明净);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气壮)
(4)
声音清晰响亮 [loud and clear]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5)
又如朗言(响亮的话;说大话;任意胡说);朗然(形容声音响亮);朗吟(高声的吟诵);朗弹(大声弹奏);朗畅(谓声音响亮流畅)
(6)
明察 [sharp-minded]
公达潜朗。--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7)
又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
(8)
又如朗心(明察之心;光明之心);朗照(明察,明鉴);朗抱(旷达的胸襟);朗畅(明白畅达);朗朗彻(明白透彻);朗练(明白凝炼)
(9)
高洁 [noble and unsullied] 。如朗目清眉(眉清目秀);朗秀(清秀);朗夷(高洁坦荡);朗烈(高洁刚烈)
(10)
清早 [early]。如朗旦(清晨)
(11)
清澈 [limpid]。如朗清(清澈,清明)
(12)
爽朗 [bright and clear]。如朗爽(爽朗;明朗);朗畅(爽朗舒展);朗迈(爽朗超脱)
(13)
颖悟 [understanding]。如朗拨(颖悟超群);朗赡(颖悟赡详)
朗读
lǎngdú
[read aloud] 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
朗读者
朗朗
lǎnglǎng
[the sound of reading aloud] 用以形容声音响亮的象声词
朗朗的读书声
歌声朗朗
朗然
lǎngrán
(1)
[clear and bright]∶清澈明亮的样子
湖波朗然
(2)
[clear and sonorous]∶形容声音响亮
童音朗然
朗润
lǎngrùn
[clear bright moist and sleek] 明朗润泽
朗声
lǎngshēng
[clear voice] 高声;大声
朗声大笑
朗声诵读
朗爽
lǎngshuǎng
[hearty;candid;frank and open] 爽朗;明朗
朗爽的开怀大笑
朗诵
lǎngsòng
[read aloud with expression;declaim] 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高声朗诵,也都不怕计氏听见。--《醒世姻缘传》
朗
lǎng ㄌㄤˇ
(1)
明亮,光线充足~敞。~澈。~然。明~。晴~。开~。爽~。
(2)
声音清楚、响亮~声。~读。~诵。书声~~。
郑码sxq,u6717,gbkc0ca
笔画数10,部首月,笔顺编号4511543511
展开阅读
朗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稷
简单释义:
稷
(形声。从禾,畟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稷,齮也。五谷之长。--《说文》
黍稷无成。--《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
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本草纲目》
稷,粟也。--《尔雅·释草》注
稷,今人谓之高粱。--《广雅疏证》
又如稷食(稷米煮的饭。泛指粗粝的饭);稷饭(以稷谷为饭);稷馈(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
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稷jì
⒈〈古〉指一种谷物,一说是黍属,一说是粟(谷子)。
⒉〈古〉迷信指"谷神"(以稷为百谷之长)。
稷zè 1.太阳西斜。
详细解释:稷 ji 部首 禾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5稷
millet;
稷
jì
(1)
(形声。从禾,畟(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2)
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millet or broomcorn millet]
稷,齮也。五谷之长。--《说文》
黍稷无成。--《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
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本草纲目》
稷,粟也。--《尔雅·释草》注
稷,今人谓之高粱。--《广雅疏证》
(3)
又如稷食(稷米煮的饭。泛指粗粝的饭);稷饭(以稷谷为饭);稷馈(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
(4)
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cereals;food crops]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王风·黍离》
桑竹垂余荫,菽稷时时艺。--陶潜《桃花源诗》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诗·豳风·七月》
(5)
又如稷黍(泛指五谷);稷事(播利五谷的事);稷神(五谷神)
(6)
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official in charge of farming]。如稷官(又叫稷正。主管农事的官)
(7)
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the god of cereals]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戎昱《咏史》
(8)
又如稷狐(五谷庙中的狐狸。比喻君侧奸臣);稷祠(古代稷神的祠堂);稷庙(古代稷神的庙宇)
(9)
古地名 [ji town]
(10)
春秋时齐地,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11)
春秋时晋地,故地在今山西省稷山
(12)
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河南省桐柏县
(13)
春秋时宋地,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
稷
jì ㄐㄧ╝
(1)
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2)
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社~(指国家)。
郑码mfor,u7a37,gbkf0a2
笔画数15,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2512134354
展开阅读
稷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