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先秦·屈原《远游》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先秦·屈原《天问》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先秦·None《渔父》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先秦·屈原《九歌》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先秦·屈原《离骚》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先秦·屈原《离骚》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先秦·屈原《离骚》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先秦·屈原《离骚》
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先秦·屈原《九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先秦·屈原《九章》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先秦·屈原《九章》
敶钟按鼓,造新歌些
先秦·屈原《招魂》
菉蘋齐叶兮,白芷生
先秦·屈原《招魂》
听歌譔只
先秦·屈原《大招》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先秦·庄忌《哀时命》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两汉·东方朔《七谏》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
两汉·王褒《九怀》
思忠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
两汉·王褒《九怀》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两汉·王褒《九怀》
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两汉·王褒《九怀》
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春秋·佚名《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春秋·佚名《葛覃》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春秋·佚名《桃夭》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春秋·佚名《匏有苦叶》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春秋·佚名《园有桃》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春秋·佚名《东门之杨》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春秋·佚名《东门之池》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春秋·佚名《裳裳者华》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春秋·佚名《隰桑》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春秋·佚名《瓠叶》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春秋·佚名《行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春秋·佚名《卷阿》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西周·姬昌《离卦》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唐代·李商隐《瑶池》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唐代·顾况《宫词》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代·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唐代·李商隐《北青萝》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唐代·李商隐《风雨》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唐代·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唐代·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唐代·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唐代·杜甫《阁夜》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唐代·杜甫《阁夜》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代·杜甫《蜀相》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唐代·柳宗元《溪居》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代·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乃作歌以长之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岂无山歌与村笛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唐代·杜甫《古柏行》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唐代·李颀《古意》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唐代·韩愈《石鼓歌》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唐代·韩愈《石鼓歌》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唐代·韩愈《山石》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唐代·李白《将进酒》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翠微盍叶垂鬓唇
唐代·杜甫《丽人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代·高适《燕歌行》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碧云天,黄叶地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少年听雨歌楼上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夜来风叶已鸣廊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纷纷坠叶飘香砌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正壮士、悲歌未彻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宋代·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莲子已成荷叶老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且高歌休诉
宋代·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舞裙歌板尽清欢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宋代·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清歌莫断肠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春梦笙歌里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想移根换叶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宋代·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浪卷涛翻一叶浮
宋代·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莺歌蝶舞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怨歌长、琼壶暗缺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长歌诗
宋代·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短歌诗
宋代·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几叶小眉寒不展
宋代·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南北朝·江淹《别赋》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风赋》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北朝·谢庄《月赋》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南北朝·谢庄《月赋》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卜偃前识而赏其隆,吴札听歌而美其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弱葼系实,轻叶振芳
魏晋·左思《三都赋》
锦绣襄邑,罗绮朝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元勋配管敬之绩,歌锺析邦君之肆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明发而嬥歌,或浮泳而卒岁
魏晋·左思《三都赋》
攒柯挐茎,重葩殗叶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槟榔无柯,椰叶无阴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登东歌,操南音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魏晋·左思《三都赋》
锐气剽于中叶,蹻容世于乐府
魏晋·左思《三都赋》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魏晋·左思《三都赋》
红葩紫饰,柯叶渐苞
魏晋·左思《三都赋》
总茎柅柅,裛叶蓁蓁
魏晋·左思《三都赋》
起西音于促柱,歌江上之飉厉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考四海而为儁,当中叶而擅名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两汉·枚乘《七发》
女桑、河柳,素叶紫茎
两汉·枚乘《七发》
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两汉·班固《幽通赋》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子思《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