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孙
简单释义: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孙(孫)sūn
⒈儿子的子女~子。~女。
⒉孙子以后各代曾~。玄~。子~后代。
⒊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子。侄~女。
⒋植物再生或孳生的稻~。~竹。
⒌〈古〉通"逊"。逃。
孙xùn 1.谦顺;恭顺。 2.逃遁;流亡。 3.退出﹑让出帝位或某职位。 4.差,比不上。
孙xún 1.见"孙子"﹑"孙孟"。
详细解释:孙 sun 部首 子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6孙
grandson;
孙
(1)
宱
sūn
(2)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3)
同本义 [grandson or granddaughter]
宱,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4)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5)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a relative of grandchild"s generation]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6)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7)
泛指后代子孙 [descendant]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苏洵《六国论》
(8)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9)
脉络的细小分支 [small network]
顾闻孙络豨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10)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the second growth of plants]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11)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12)
姓
孙儿媳,孙媳妇
sūn érxí,sūnxífu
[granddaughter-in-law] 孙子的妻子
孙女
sūnnǚ
[granddaughter] 儿子的女儿
孙女婿
sūnnǚxu
[granddaughter"s husband] 孙女的丈夫
孙子
sūnzi
[grandson] 儿子的儿子
孙1
(宱)
sūn ㄙㄨㄣˉ
(1)
儿子的儿子~子。~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郑码yako,u5b59,gbkcbef
笔画数6,部首子,笔顺编号521234
grandson;
孙2
(宱)
xùn ㄒㄩㄣ╝
古同逊”。
郑码yako,u5b59,gbkcbef
笔画数6,部首子,笔顺编号521234
展开阅读
孙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哲
简单释义: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哲。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
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
哲(哲)zhé
⒈聪明,有才能,智慧卓越的人贤~。先~。~人。
⒉
详细解释:哲 zhe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哲
sagacious; sage; wise;
哲
(1)
喆
zhé
(2)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wise sagacious]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3)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
哲
zhé
(1)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sage;wise man]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2)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3)
哲学的简称 [philosophy]。如文史哲
(4)
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your]。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哲理
zhélǐ
(1)
[philosopher"s stone]∶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
(2)
[philosophic theory]∶关于宇宙和人生根本的原理
哲人
zhérén
[sage] 才智卓越的人
哲学
zhéxué
[philosophy]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之思想。--蔡元培《图画》
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
哲言
zhéyán
[philosophic words] 富有哲理的话;格言
哲
zhé ㄓㄜˊ
(1)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2)
聪明智慧的人先~。
郑码dpj,u54f2,gbkd5dc
笔画数10,部首口,笔顺编号1213312251
展开阅读
哲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