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代·王昌龄《闺怨》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唐代·杜甫《别房太尉墓》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征人归路许多长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宋代·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残杏枝头花几许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朝落暮开空自许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无处觅残红
宋代·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只许姚黄独步
宋代·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情与恨,长如许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已断离肠能几许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幽通赋》
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许子冠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何许子之不惮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