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春秋·佚名《兔罝》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春秋·佚名《渐渐之石》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春秋·佚名《生民》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春秋·佚名《下武》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春秋·佚名《江汉》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春秋·佚名《执竞》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春秋·佚名《武》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春秋·佚名《玄鸟》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春秋·佚名《殷武》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先秦·屈原《远游》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先秦·屈原《天问》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先秦·宋玉《九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先秦·屈原《离骚》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先秦·屈原《离骚》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先秦·屈原《九章》
直赢在位,近禹麾只
先秦·屈原《大招》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先秦·庄忌《哀时命》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两汉·东方朔《七谏》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两汉·东方朔《七谏》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两汉·东方朔《七谏》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两汉·东方朔《七谏》
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
两汉·王褒《九怀》
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两汉·王褒《九怀》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淡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西周·姬昌《履卦》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西周·姬昌《巽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唐代·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代·杜牧《泊秦淮》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唐代·王维《终南山》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代·杜甫《登楼》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唐代·李商隐《韩碑》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唐代·李商隐《韩碑》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唐代·杜甫《古柏行》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唐代·王维《桃源行》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唐代·王维《桃源行》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代·杜甫《兵车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衾铁棱棱近五更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渐近燕山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可堪更近乾龙节
宋代·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斜阳只与黄昏近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
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神女赋》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菀以玄武,陪以幽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圣武兴言,将曜威灵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丧乱既弭而能宴,武人归兽而去战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显文武之壮观,迈梁驺之所著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世笃玄同,奚遽不能与之踵武而齐其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起寝庙於武昌,作离宫於建业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虎武>甝,<系页>麋麖
魏晋·左思《三都赋》
阖闾信其威,夫差穷其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内则议殿爵堂,武义虎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毅武孔猛,袒裼身薄
两汉·枚乘《七发》
诚奋厥武,如振如怒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
两汉·王褒《洞箫赋》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居非近邻,接屋连家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魏晋·张载《剑阁铭》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酒箴》
处高临深,动而近危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东征赋》
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
两汉·班昭《东征赋》
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此武王之勇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齐滕之路,不为近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为得罪于父,不得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汤武,身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节》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汤武,反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春秋·曾子《第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春秋·子思《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