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居
简单释义: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作踞”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不宜居见长者。--《史记》
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左传》
居住
则居可知矣。--《易·系辞下》
仁者居之。--《吕氏春秋·离俗》
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
寝居直梦。--《淮南子·地形》
居者,居其所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四年》
天王出居于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楚人
居jū
⒈住~住。~民。面山而~。
⒉住处迁~。故~。家~何处?
⒊坐~中。〈引〉处于,位于~安思危。
⒋当,任~职。不以功臣自~。
⒌积蓄,储存~物积富。奇货可~。
⒍占,占据~高临下。二者必~其一。
⒎停留,固定岁月不~。
⒏
⒐
居jī 1.语助词。
居jù 1.通"倨"。傲慢。 2.通"锯"。参见"居牙"﹑"居属"。
详细解释:居 jv 部首 尸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居
assert; house; occupy; reside;
居
jū
(1)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2)
同本义◇作踞” [squat;sit]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不宜居见长者。--《史记》
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左传》
(3)
居住 [dwell;live;reside]
则居可知矣。--《易·系辞下》
仁者居之。--《吕氏春秋·离俗》
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
寝居直梦。--《淮南子·地形》
居者,居其所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四年》
天王出居于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楚人贫居。--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君子居必择乡。--《荀子·劝学》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柳宗元《捕蛇者说》
城居者未之知。--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居者皆猎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5)
坐 [sit;have a seat]
居,吾语女。--《礼记·乐记》。注坐也。”
孔子闲居。--《仲尼燕居》
数各居其上三分。--《礼记·王制》
令女居其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6)
处在,处于 [be in;be in a certain position]
佛印居石。--明·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居左。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居右者椎髻。
(7)
又如居先(处于先位);居卖(在市场上做买卖);居贫(处于贫困的境地);居安资深(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居易(处于平常情况)
(8)
积储 [store up]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居物致富。--《汉书·张汤传》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居之以为利。
(9)
又如居积(囤积财物);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居物(囤积财物);居贩(居积贩卖)
(10)
占 [occupy]
谋计居多。--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11)
又如二者必居其一;居多(占多数);居有(据有,占有)
(12)
治理;安置 [manage]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柳宗元《梓人传》
(13)
又如居材(处置木材);居处(安置;处置)
(14)
停止;休息;止息 [stop; rest;stay]
居十日。--《韩非子·喻老》
居五日。
居数月。--《淮南子·人间训》
不可久居。--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5)
当;担任 [hold the post of]。如居位(居官任职);居职(在职,任职)
(16)
通倨”。傲慢 [arrogant]
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韩非子·诡使》
居
jū
(1)
住所,住宅 [house;residence;dwelling]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左传·宣公二年》
居停主人勿复言。--《宋史·丁谓传》
其居仅仅足。--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人之居。
(2)
又如居停(主人,东家;寓所,临时借住的地方);居址(住所地址);居庐(泛指住房);居宿(指住处)
(3)
平素家居[dwell usually]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居平(居常);居冠(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居盈(过富贵生活);居常(平时,平常)
(5)
可以吃到茶点、饮料或饭菜的店铺[restaurant]。如六朝居;同和居;金陵居;砂锅居
居安思危
jū ān-sīwēi
[be vigilant in peace time] 处在平安的环境而想到会出现的困难危险
居第
jūdì
[dwelling;residence] 住宅。第,门第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居第当传子孙。
居多
jūduō
[be in the majority] 占多数
他近期的作品,佳作居多
居高临下
jūgāo-línxià
(1)
[dominate]∶由高处俯视,俯瞰、或是因地位更高而居高傲下
(2)
[occupy a commanding position (or height)]∶身居于较高的方位,容易控制有利情势
居功
jūgōng
[claim credit for oneself] 自以为有功劳;以有功自居
居功自傲
jūgōng-zì ào
[plumed himself on his accomplishment] 依凭过去的功绩而自满自足,轻视别人,停步不前
居官
jūguān
[secure an official position] 担任官职;做官
居官几载
居间
jūjiān
[(mediate) between two parties] 同居中在双方中间(说合、调解);在其间
居间调解
居经
jūjīng
[seasonal menstruation] 又名季经、按季。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者。属正常生理范围
居家
jūjiā
[live with one"s own family] 居住在家里
他居家多年,忽然出走,再无音信
居里
jūlǐ
(1)
[village]∶居住的乡里
(2)
[curie]∶物质的放射性强度的单位,一居里等于一克镭衰变成氡的放射强度。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而定的
居留
jūliú
[abode] 继续呆在某地
在居留乡下期间
居民
jūmín
[inhabitant] 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城内居民。--《广东军务记》
内外居民。
遍地居民。
居民点
jūmíndiǎn
[residental area] 居民聚居的地方
居民区
jūmínqū
[village] 任何由各种各样的住所及与之有关建筑构成的建筑群;特指向人们(如需要特殊照料的儿童)提供小群的单幢住所的机构
居奇
jūqí
[hoarding and profiteering] 看成是稀有的奇货,留着卖大价钱
居奇以待
居然
jūrán
[unexpectedly]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居人
jūrén
[inhabitant]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
巷无居人
居丧
jūsāng
[go into mourning] 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指守孝
居舍
jūshè
[dwelling;residence] 住宅,住处
居舍萧然。--清·张廷玉《明史》
居士
jūshì
(1)
[lay buddhist]∶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hermit]∶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居室
jūshì
(1)
[living room]∶居住的房间
一套三居室的住房
(2)
[housing] [方]∶房屋;住房;住宅
他的居室洁净、雅致
(3)
[husband and wife live together]∶指夫妇同居
男女居室
居孀
jūshuāng
[live in widowhood] 寡居;守寡
居所
jūsuǒ
[residence; temporary living place] 短时间居住的处所;住所
居位
jūwèi
[occupy a commanding height position] 处于高位,做大官
居位者虽不能禁。--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居心
jūxīn
[harbour (evil)intentions] 心地;存心;怀着某种念头--用于贬义
居心不良
居心叵测
jūxīn-pǒcè
[with hidden intent] 心存险诈,难以预测
居址
jūzhǐ
[address] 住址
居中
jūzhōng
(1)
[(mediate)between two parties]∶犹居间,指在一定范围中间;在双方中间(调解)
(2)
[be placed in the middle]∶置于中间,指位置处于正中;在当中
小标题一律居中
居住
jūzhù
[live] 较长时期住在某个地方或较长期地住在一起
他们居住的房子
居
jū ㄐㄩˉ
(1)
住~住。~民。同~。隐~。~处(chǔ)(a.住所;b.指生活处境)。~处(chù)(住所)。
(2)
居住的地方新~。故~。迁~。蜗~(喻窄小的住所)。
(3)
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
(4)
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
(5)
积蓄,储存奇货可~(a.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b.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
(6)
停留~守。
(7)
平时平~。
(8)
姓。
郑码xmej,u5c45,gbkbed3
笔画数8,部首尸,笔顺编号51312251
展开阅读
居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夏
简单释义: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详细解释:夏 xia 部首 夂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夏
summer;
冬;
夏
xià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4)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8)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1)∶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2)∶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3)∶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4)∶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9)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bactria]。如夏国;大夏
(10)
通厦”。大屋 [big house]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1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12)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13)
姓
夏
xià
(1)
大 [great]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3)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秋染夏。--《周礼》
(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播
xiàbō
[summer sowing] 夏天里播下种子
夏布
xiàbù
[grass cloth;grass linen] 用苎麻织的麻布
夏锄
xiàchú
[summer hoeing] 指夏季锄地的活儿
夏管
xiàguǎn
[summer field management] 夏季的田间管理
夏侯
xiàhóu
[surname] 复姓
夏侯婴、靳强、纪信(夏侯婴,沛人,跟从刘邦起义,后封汝阴侯。靳强,祖籍西河,刘邦的部属,因攻击项羽有功,后封汾阳侯。纪信,刘邦的得力部将,因救刘邦脱险,被项羽烧死)。--《史记·项羽本纪》
夏后氏
xiàhòushì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夏季
xiàjì
(1)
[summer]∶见夏天”
(2)
[shemu]∶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夏口
xiàkǒu
[xiako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历
xiàlì
见农历”
夏粮
xiàliáng
[summer grain crops] 夏天收获的粮食
夏令
xiàlìng
(1)
[summer]∶夏季
(2)
[summer weather]∶夏季的节令、气候
夏令营
xiàlìngyíng
[summer camp]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夏秋
xià-qiū
[estivo-autumnal;aestivo-autumnal]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夏日
xiàrì
(1)
[summer]∶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summer sun]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夏收
xiàshōu
(1)
[summer harvest]
(2)
夏日收获作物
(3)
夏季的收成
夏熟
xiàshú
[summer maturing] 夏季作物成熟
夏熟作物
夏熟谷物
xiàshú gǔwù
[fall grain] 秋季播种和在来年春季或夏季收获的谷物
夏天,夏季
xiàtiān,xiàjì
[summer] 同夏2”
夏衣
xiàyī
[summer clothing] 夏季穿的衣服
夏禹
xià-yǔ
[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夏耘
xiàyún
[summer hoeing (ploughing)] 夏锄
夏至
xiàzhì
(1)
[summer solstice]∶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夏种
xiàzhòng
[summer sowing] 夏季的播种
夏装
xiàzhuāng
[summer clothing] 夏衣
夏
xià ㄒㄧㄚ╝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郑码anrs,u590f,gbkcfc4
笔画数10,部首夂,笔顺编号1325111354
展开阅读
夏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弛
简单释义:
弛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弛,弓解也。--《说文》
弛弓尚角。--《礼记·曲礼》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弧弓弛而不张。--《楚辞·谬谏》
又如弛张(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
松弛,放松
弛,缓也。--《广雅》
四日弛力。--《周礼·大司徒》。注息徭役也。”
病热而筋弛。--《素问·刺要论》
又如弛易(松慢;变换);弛纵(放纵);弛玩(松懈玩忽)
解除
令弛县。--《周礼·大司乐》。注释下
弛chí
⒈放松弓弦~弓。
⒉放松,松懈松~。
⒊延缓~期。
⒋毁坏废~。
⒌解除~禁。~于负担。
弛shǐ 1.放松弓弦。 2.解除。 3.松懈;放纵;松弛。 4.延缓。参见"弛期"。 5.减弱。 6.舍弃;放下。 7.毁坏;败坏。 8.脱落。 9.改易,更换。
弛shī 1.施予。 2.施行,实施。
详细解释:弛 chi 部首 弓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6弛
relax; slacken;
弛
chí
(1)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2)
同本义[unstring]
弛,弓解也。--《说文》
弛弓尚角。--《礼记·曲礼》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弧弓弛而不张。--《楚辞·谬谏》
(3)
又如弛张(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
(4)
松弛,放松 [relax;loosen]
弛,缓也。--《广雅》
四日弛力。--《周礼·大司徒》。注息徭役也。”
病热而筋弛。--《素问·刺要论》
(5)
又如弛易(松慢;变换);弛纵(放纵);弛玩(松懈玩忽)
(6)
解除 [lift]
令弛县。--《周礼·大司乐》。注释下之。”
弛周室之忧。--《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犹解也。”
(7)
又如弛解(解除警卫);弛防(解除防备)
(8)
毁坏;废弃 [destroy;discard;abandon]
庶民弛政。--《礼记·乐记》。注去纣时苛政也。”
弛侯。--《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注废也。”
文公欲弛孟子之宅。--《国语·鲁语》
(9)
又如弛力(舍弃力役的事情);弛政(除去苛政)
(10)
释放 [discharge]。如弛狱(释放狱囚)
(11)
放下 [lay down]
弛于负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注去离也。”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12)
又如弛仗(放下兵器);弛兵(放下武器);弛担(放下担子;推卸责任);弛卸(推卸)
(13)
延缓 [delay]。如弛期(延缓时日);弛沓(拖沓)
弛
chí
(1)
懈怠,松懈 [slack and lazy]
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弛绝(松懈断绝);弛惰(松懈怠惰)
弛废
chífèi
[(of law,custom etc.) cease to be binding] 废止
伦常弛废
弛缓
chíhuǎn
(1)
[relax]∶变缓和;变松弛
局势弛缓
(2)
[calm down]∶变平静
他听了这番话,紧张的心情渐渐弛缓下来了
弛禁
chíjìn
[rescind a prohibition;lift a ban] 解除禁令,放宽禁令
缓刑弛禁
弛然
chírán
[feel safe;be at ease] 放心的样子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弛
chí ㄔˊ
(1)
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2)
延缓~期。
郑码yzyi,u5f1b,gbkb3da
笔画数6,部首弓,笔顺编号515525
展开阅读
弛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