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贞
简单释义:
贞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贞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
贞zhēn
⒈坚定,有节操,有气节忠~。坚~不屈。
⒉特指封建礼教压迫束缚妇女的一种反动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不更二夫。
⒊占卜(迷信活动)勿信~卜。
详细解释:贞 zhen 部首 贝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6贞
chastity; faithful; loyal;
贞
(1)
貞
zhēn
(2)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make pination;pine]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3)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贞
(1)
貞
zhēn
(2)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honest;upright;right]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3)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4)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firm]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6)
坚硬;坚劲 [hard;firm]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7)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8)
忠;真诚 [loyal;faithful]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贞
(1)
貞
zhēn
(2)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chaste;pure and undefiled]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袁枚《祭妹文》
(3)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4)
碑石 [an upright stone tablet]。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5)
正轨,正道 [the right way]。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贞操,贞节
zhēncāo,zhēnjié
(1)
[chastity or virginity]∶坚贞的节操
(2)
[moral integrity]∶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
贞洁
zhēnjié
(1)
[chaste and undefiled]
(2)
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观念
(3)
坚贞的节操
贞静
zhēnjìng
[chaste and gentle] 节操贞纯,情性淑静
贞静的姑娘
贞烈
zhēnliè
[ready to die to preserve one"s chastity] 刚正而有节操,宁死不屈
贞女
zhēnnǚ
[chastity] 有节操的女子或从一而终的女子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
贞淑
zhēnshū
[chaste and nice] [妇女] 保守贞洁而又善良
贞
(貞)
zhēn ㄓㄣˉ
(1)
坚定,有节操忠~不渝。坚~不屈。~节。~士(忠贞之士)。
(2)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烈。~操(同贞节”)。~淑。
(3)
占,卜,问卦~卜。
(4)
古同桢”,桢干(gàn)。
郑码idlo,u8d1e,gbkd5ea
笔画数6,部首贝,笔顺编号212534
展开阅读
贞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羽
简单释义: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羽,鸟长毛也。象形。--《说文》
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教羽舞。--《周礼·舞师》
初献六羽。--《左传·隐公五年》
染羽。--《考工记·钟氏》
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墨子·旗帜》
又如羽葆鼓吹(仪仗乐队);羽葆翠盖(以翠羽连缀为饰的华丽车盖);羽葆花旌(仪仗旗帜);羽仪廊庙(指受到朝廷重视,其德行为满朝文武之楷模);羽旆(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羽
羽yǔ
⒈鸟翅膀上的长毛~翼。〈引〉鸟或昆虫的翅膀振~飞翔。泛指鸟的毛~毛未丰。
⒉鸟类的代称奇禽异~。
⒊〈古〉箭上的羽毛箭~。〈引〉箭负~从军。
⒋〈古〉五音(宫商角徵~)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羽hù 1.舒缓。
详细解释:羽 yu 部首 羽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06羽
feather; plume;
羽
yǔ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2)
同本义 [feather]
羽,鸟长毛也。象形。--《说文》
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教羽舞。--《周礼·舞师》
初献六羽。--《左传·隐公五年》
染羽。--《考工记·钟氏》
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墨子·旗帜》
(3)
又如羽葆鼓吹(仪仗乐队);羽葆翠盖(以翠羽连缀为饰的华丽车盖);羽葆花旌(仪仗旗帜);羽仪廊庙(指受到朝廷重视,其德行为满朝文武之楷模);羽旆(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羽佩(以翠羽为饰的佩带)
(4)
鸟类 [bird]
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管子·霸形》
(5)
又如羽族(泛指鸟类);羽物(鸟类);羽皮(鸟兽的毛皮);羽翔(首翼色青的鸾鸟);羽翮(泛指鸟类);羽类(鸟类)
(6)
鸟虫的翅膀 [wing]
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南朝宋·鲍照《咏双燕》
(7)
又如羽肢(肢膀);羽翎(鸟翼)
(8)
喻相辅翼 [assistance]。如羽翮已就(比喻辅佐的人甚多,势力已巩固。羽翼已成);羽翮(比喻辅翼或辅佐者);羽翼(辅佐;维护;辅佐的人)
(9)
古代箭杆上的羽毛。亦指箭 [arrow]。如羽队(背着弓箭的队伍);羽箭(箭。因尾部缀鸟羽,故称);羽镞(指箭)
(10)
古代用雉羽制成的舞具,文舞者所持 [plume]。如羽翟(瞿羽所制的舞具);羽舞(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
(11)
指旌旗 [flag]
翠凤翔文螭,羽节朝玉帝。--唐·王维《金屑泉》
(12)
又如羽旆(以羽毛为饰的旗帜);羽旗(翠羽装饰的旌旗)
(13)
指扇 [fan]。如羽翣(帝王仪卫中的掌扇)
(14)
指书信 [letter]。如羽檄(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须速递。亦称羽书”);羽檄文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羽翰(指书信或文章);羽书(指书信)
(15)
党羽,朋友 [friend]。如羽党(同党;同伙)
(16)
山名 [yu mountain]。如羽野(羽山郊野。传说中鲧被杀处);羽山(山名。舜杀鲧之处)
(17)
[量词] 用于鸽子。如一羽信鸽
羽缎
yǔduàn
[camlet] 亦称羽毛缎”。像缎子一样光滑的棉织品。用于做大衣、外套的里子
羽冠
yǔguān
[crest of a bird] 鸟类头上长的羽毛
羽化
yǔhuà
(1)
[ascend to heaven and become immortal]∶ 旧时迷信的人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称为羽化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宋·苏轼《前赤壁赋》
过了几年,老母亡过,罗真人亦遂羽化。--《水浒后传》
(2)
[taoist die]∶ 道教徒称人死
(3)
[emeragence]∶昆虫由蛹变为成虫
(4)
[eclosion]∶ 由蛹壳出现成虫的动作
羽客
yǔkè
[taoist priest] 羽士
羽裂
yǔliè
[pinnation] 成羽状分裂的状态
羽林
yǔlín
[armed escort] 禁军
羽毛
yǔmáo
(1)
[plume;feather]∶鸟类的毛
(2)
[honer]∶鸟羽和兽毛,比喻人的名誉
羽毛缎
yǔmáoduàn
[camlet] 羽缎
羽毛丰满
yǔmáo-fēngmǎn
[become full-fledged] 发展成熟、强大
有羽毛丰满而高栖于奥援者,令人可望而不可即。--清·佚名《杜诗言志》
羽毛球
yǔmáoqiú
(1)
[badminton]∶两人或四人的球场运动用长柄轻球拍把带羽毛的球打过横跨球场中线挂的球网
(2)
[shuttlecock]∶板羽球游戏用的球,底下是橡皮圆托,上面排列着羽毛,可以用球拍打来打去
羽旄之美
yǔmáozhīměi
[flags with feather are beautiful]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这里指君王的仪仗。美,形容词用作名词
百姓闻王车马之声,见羽旄之美。--《孟子·梁惠王下》
羽绒
yǔróng
[eider down] 指禽类背部和腹部的绒毛,特指加工过的鸭、鹅毛
羽绒背心
羽纱
yǔshā
[camlet] 用棉和毛或丝等混合织成的极薄的织品
羽扇
yǔshàn
[feather fan] 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羽虱
yǔshī
(1)
[poultry louse]∶加害家禽的一种虱子(menopon属)
(2)
[shaft louse]∶通常为害家禽的一种咬虱(menopon gallinae)
羽士
yǔshì
[taoist priest] 旧指道士
羽饰
yǔshì
(1)
[feathering]∶ 在箭杆上附加羽饰的式样;亦指箭上的羽毛
(2)
[panache]∶ 用作头饰或头盔装饰品和一簇(如羽毛)
羽书
yǔshū
[letters with feather which should be delivered quickly]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羽尾
yǔwěi
[tail] 鸟带有羽毛的尾臀(uropygium);有时仅指此部位的羽毛
孔雀展开了它那华丽的羽尾
羽序
yǔxù
[pterylosis] 在一定地方生长的羽毛排列
羽翼
yǔyì
(1)
[assistant]∶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2)
[wings]∶翅膀
羽织
yǔzhī
[haori] 日本人穿的一种长至膝部的短和服,与大衣类似
羽
yǔ ㄩˇ
(1)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
(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郑码ytyt,u7fbd,gbkd3f0
笔画数6,部首羽,笔顺编号541541
展开阅读
羽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