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而
简单释义:
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详细解释:而 er 部首 而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06而
and that; moreover;
而1
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而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
ér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
ér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
ér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
ér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另见 néng
而后
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后;后来;然后
鸣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大家先议一议,而后正式表决
而或
érhuò
[sometimes;every now and then;at times;every so often] 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今
érjīn
[now]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而况
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连词∥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而立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而立之年
而且
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
他学习积极而且虚心
而外
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别无他求
而已
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而2
néng
(1)
通能”。
(2)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凶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3)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另见ér
而
ér ㄦˊ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郑码gl,u800c,gbkb6f8
笔画数6,部首而,笔顺编号132522
展开阅读
而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津
简单释义:
津〈名〉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
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
津jīn
⒈渡口~渡。关~。问~(〈喻〉探问)。
⒉中医指人体分泌出的液体~液。特指唾液,口水望梅生~。
⒊滋润。
⒋天津市的简称。
⒌
⒍
⒎
①补贴(别人)。
②工资以外的补助费,又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详细解释:津 jin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津
ferry; moist; saliva; sweat;
津
jīn
〈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2)
同本义 [ferry]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3)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津逮(经渡口过河而到达目的地◇常用以比喻为学的门径);津亭驿馆(渡口和驿站的亭馆)
(4)
生物的津液;口水 [saliva]
津,液也,汁也。--《三苍》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胶醴论》
令人望梅生津。--陆佃《埤稚·芥》
(5)
又如津沫(口中津液;涎沫);津唾(唾液)
(6)
水陆要隘 [communications hub]。如津通(水路通达。即流通);津隘(关津要隘)
(7)
途径;门径 [way]。如津路(途径);津涂(亦作津途”);津径(门径)
(8)
涯,岸 [bank]
日出九津。--《吕氏春秋·求人》。注崖也。”
(9)
又如津岸(涯岸;水边);津涯(岸;水边);津步(码头)
(10)
水 [water]。如津水(水涨溢,泛滥);津流(水流);津通(水无阻滞的流动);津路(水路);津渚(水边)
(11)
桥梁。喻职位、地位 [bridge]。如津桥(桥梁)
(12)
天津。中国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的简称 [tientsin]。如京津唐地区
(13)
汗,由汗腺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perspiration]
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西游记》
(14)
工资以外的额外所得或赏金、小费 [fee]。如津贴
津
jīn
〈动〉
(1)
渡,乘船过河或湖、海 [ferry]
而世士罕有津远者。--《水经注·河水》
(2)
又如津渡(搭乘渡船的渡口;过渡,渡河);津济(渡河);津人(渡船的船夫);津航(渡船)
(3)
滋润 [moisten]
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西京杂记》
(4)
又如津润(滋养润泽);津湿(透湿)
(5)
溢;渗 [ooze]。如津滴(渗出水滴)
(6)
引申为以资财助人 [aid financially]
听其歌声,许以必贵,倒囊津置入京,继遂遭际。--宋·王明清《挥尘录》
(7)
又如津送(津发。资助旅费;安葬);津遣(发给费用,遣往朝廷)
津
jīn
〈形〉
(1)
润泽 [moist]
其民黑而津。--《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充盈;溢 [full]--多叠用。如愈想愈觉得津津有味
津津乐道
jīnjīn-lèdào
[talk with great relish] 兴味特别浓厚地乐意说道。贬称热衷于某事
津津乐道于打小报告者时有所见
津津有味
jīnjīn-yǒuwèi
(1)
[relishing;with gust]∶滋味令人喜好的
普通的伙食,对饥饿的孩子却是津津有味的
(2)
[heartily;with keen interest(pleasure)]∶形容特别有兴味
津浪
jīnlàng
[tsunami] 地震产生的海水扰动;海底的地壳运动或海底的火山爆发产生的大海浪
津梁
jīnliáng
[guide] 渡口和桥梁,比喻能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亦不汝等将来之津梁也。--《魏书·卦轨传》
津贴
jīntiē
(1)
[allowance]∶供给制人员领取的生活零用钱
(2)
[pay;subsidy]∶工资以外的补助费
出差津贴
津要
jīnyào
(1)
[communications hub]∶水陆冲要的地方
南北津要
(2)
[important position]∶比喻显要的地位
擢升津要
津液
jīnyè
[body fluid] 中医对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等
津泽
jīnzé
[fluid] 指植物中含的液汁
津泽皆归其根。--《汉书·李广苏建传》
津
jīn ㄐㄧㄣˉ
(1)
渡水的地方~渡。关~。~要。问~。
(2)
口液,唾液~液。~~有味。
(3)
汗遍体生~。
(4)
滋润,补~润。~贴。
(5)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郑码vxbd,u6d25,gbkbdf2
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11112
展开阅读
津的动态笔画笔顺: